团市委整体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2017-03-15 15:18 来源:菏泽日报
菏泽日报新媒体消息(记者 张红艳)共青团菏泽市委以“五项行动”、“两项工程”为抓手,从夯实基层基础着手,做了大量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水平明显提升。在2016年度全省共青团考核评价中,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了“红旗团委”荣誉称号,整体工作进入了全省第一方阵行列。
创新提升推进共青团改革
团市委连续三年举办高规格的 “公益菏泽”高峰论坛,搭建“青年之声·志愿菏泽”花城公益沙龙新平台,加强全市志愿服务组织沟通交流学习,引导公益组织在青春扶贫、大型赛会、扶弱济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全省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建立了全市青少年社工人才库和工作台账,增设服务岗位21个,青少年社工209人;通过划拨部分工作资金等形式,策划推广“We笑吧”等特色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项目7个,为青少年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深入实施全省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工程,依托牡丹区东城办事处谢场社区、北城办事处福临社区示范站点广泛开展“青春同行·益暖齐鲁”青少年关爱项目。举办“青少年事务社工访谈日”活动,加强同各青少年社工机构、公益慈善类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交流。
打通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
团市委成立4个“走转改”调研组,走进20余家基层单位开展宣讲和座谈活动,访谈青年500余人次,与1300余名青年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扎实推动团干部开展联系、服务、引导工作,通过微信、QQ等新媒体加强与青年联系,通过“青年之家”与青年面对面交流、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有效互动。
积极开展 “最美青春故事”评选活动,加强对团干部典型及青年典型的宣传报道。我市“1+100”整体工作热度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市县两级团组织邀请来自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团员青年代表参加开放日活动,进一步密切团青关系。
团市委通过共建、新建、合作等多种渠道,结合青年实际需求,因地制宜,重点围绕学习培训、精准扶贫等内容进行项目设计,不断扩大“青年之家”的覆盖面。截至目前,我市共建设“青年之家”200余个。全市各级“青年之家”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结合青年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作用。
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推动互联网转型
形成市、县、乡三级微博、微信、微邦体系,体系活跃度、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互联网团建,推动符合建团条件的互联网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建立团组织,2016年以来,全市共建立成武惠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巨野县电商孵化园、山东村头网有限公司等16个互联网行业团支部。
团市委创新推进工作,紧紧围绕“四个融合”,着力提升运行效能,系统构建服务体系,打造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团青之间充分互动的 “互联网+共青团”格局。截至目前,菏泽“青年之声”平台浏览量达4435万人次,青年留言41.2万余条,解答青年各类问题32.8万余条,建设专家服务团队9887人次,全市各级团组织开展线下活动610场次,服务青少年群体10.6万人次。
青年之声工作与团的传统工作品牌相结合,针对平台收集的就业创业、婚恋健康、扶贫攻坚、权益维护等需求信息,众筹团内外服务资源,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全市各级服务团队组织开展了610场次线下活动,为10.6万名青年提供面对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