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湿热 三伏天远离中暑
2016-07-22 16:56 来源:未知

7月22日17时30分10秒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人体的反应是气血运行和心脏功能都旺盛,这个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再加酷暑难耐,易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7月20日,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玉霞告诉记者,大暑时节,人体易患脚癣,养生原则要谨防湿热、戒躁戒怒,运动适量、远离中暑。
据张玉霞介绍,大暑时节,天气炎热,常见雷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中暑等疾病。如果人体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这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清凉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等。预防中暑要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睡眠要充足,要讲究饮食卫生。饮食上要多吃些燥湿健脾的食物、益气养阴的食物,蛋白质供给要充足。生活起居要寡言养气,在家练八段锦等健身气功。经络调养可按揉中府穴和太渊穴。
大暑时节也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候,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尤其应细心调养,重点防治。盛夏时节,感受湿邪者多,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为宜。为此,张玉霞推荐了两款养生菜谱和一款清热补气的药膳汤。
养生菜谱:1、山药西瓜炒百合。山药200克、西瓜150克、百合150克、植物油20克、淀粉(豌豆)5克、葱、姜、盐、味精各适量。山药去皮切象眼丁,西瓜取瓤(去种)切象眼丁,以上两料与鲜百合分别用沸水焯出;滑勺内加植物油烧热,加葱姜末烹出香味,放山药、百合炒,随加盐、味精,加西瓜丁急火快炒,用水淀粉勾芡,淋明油即成。2、西瓜番茄汁。西瓜、番茄各适量。 西瓜用纱布绞汁;番茄先用开水烫,剥去皮,也用纱布绞挤汁液,然后将两汁合并即可饮用;要在脸上也抹上一点,则具有美容的作用。服之可补充补充维他命C,能清热生津,强身健体,美白。
大暑药补:益气养阴生脉汤。参须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8克、猪展200克、盐适量。将参须、麦冬和五味子洗净;猪展洗净,切大块,氽水捞出;煮沸清水,倒入炖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炖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记者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