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引领下的生态蝶变
2021-06-17 09:07 来源:网络整理
绿树成荫,林海葱郁。如今的成武大地,空气清新,满眼绿意,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树更绿了,“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景象在这里随处可见。生态环境的“蝶变”与林长制的落地息息相关。
推行“林长制”工作以来,成武县文亭街道办事处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建立完善和落实林长制各项制度,积极实施“增绿、护绿、用绿”工程。
筑牢生态资源保护屏障
成武县文亭街道办事处按照“分级负责”原则,迅速建立了街道、村两级林长制度体系。街道林长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共同担任,副林长由其他班子成员担任,村级林长由本级党组织书记担任。同时发动群众参与,招募林长志愿者100名,设置监管员、护林员30余名,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重大决策、重要规划、重要制度,协调解决推行林长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建好纵向责任体系的同时,协调县林业、住建、城管等相关单位,构建“信息共享、责任共担、管理共抓”的联动机制,确保林长制工作“责任明、落实处”。
文亭街道办事处成立森林防护、防火队伍,牢牢筑起森林火灾的防线。定期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全面监测,确保辖区内森林资源的安全;同时,对辖区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进行建档、挂牌保护,落实专项资金和有效措施,分树施策,一树一策,让每一棵古树得到保护。
“林长制这项重大制度的实施,为推进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统筹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努力建设生态文亭探明了路径。文亭街道以林长制工作为契机,切实保护好辖区内的森林资源,让林长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文亭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涛说。
截至目前,文亭街道办事处召开林长制会议10余次,联席会议5次,开展联合整治、联合督查、联合执法20余次,形成协调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责任体系。
助力“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家门口就有绿意,走几步就是公园,让人心情愉悦,生活在这里犹如把家安在了公园里,每天都是满满的幸福感!每天早上,家住蓝水湾小区附近的居民都会到家门口的汉堤公园健身。他们说,以前没有修建这个公园时,早上散步只能在公路边走走,有了这个公园后,附近居民都喜欢到这里转转,既干净又漂亮,大家总想在这里多待一会。
文亭街道办事处把 “添绿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实施城市“绿肺”工程。先后改造提升文亭湖公园、环文亭湖景观带,重修秦汉大堤并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建设绿色长廊,依托并在保护秦汉大堤遗址的基础上,高标准规划,精心打造城市景观公园五处,总绿化面积约6.3万平方米。在各社区建设了“口袋公园”,满足了居民生活休憩的需要,增加了休闲活动场地,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修复秦汉大堤,涉及五个村居的近200户群众的祖坟迁移,难度可想而知,文亭街道不畏难、勇担责,落实包保责任,积极组织街道、村居干部深入群众家中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对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仅用一周时间,就全部将700多处坟头迁移完成。”文亭街道办事处主任侯剑峰告诉记者。
文亭街道办事处还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乡村风景林建设,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号召群众在房前屋后栽种花草和树木,做到“见荒造绿”“见地增绿”,实现了应绿尽绿,整个街道呈现出“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美景。近三年来,文亭街道办事处仅在辖区内公园、道路两侧就累计栽植乔木、花灌木230多万株,铺种地被绿植15万余平方米。
做好“用绿”“活绿”文章
“过去,我们全靠种植小麦、玉米,即使种点果树也不上心,遇到不好的年份就会把果树砍伐掉,现在通过林长制,我们增强了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识,种植了樱桃树、桃树、杏树等果树,不仅绿化环境,还增加了收入,每年樱桃成熟的时候就会吸引了更多人来这里旅游采摘,让我们吃上了‘生态饭’。”成武县文亭街道办事处刘康庄村民告诉记者。
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文亭街道办事处大力发展森林资源,利用产业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生态增优、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进一步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真正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为做好“用绿”“活绿”文章,把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文亭街道办事处科学规划布局,每年重点培育3至5个种植或养殖示范基地,建成一批规模化、效益好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以基地(企业)为带动、专业合作社为支撑、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
特色经济林、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迅猛发展,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0余家,带动劳务用工次数1000人次,户均增收达到1万元。实现了林农“不砍树、能致富”的目标,促进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通道转换,在乡村振兴富民的同时,也为打造绿色生态的文亭街道办事处蹚出一条新路径。
记者 董传周 通讯员 张 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