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偷偷读书的日子
2016-08-12 10:07 来源:牡丹晚报

小时候,父亲在书店工作,我时常悄悄跟在他的身后,游走在一排又一排高大的书架之间,贪婪地阅读那些花花绿绿的小人书。父亲支持我读书,他除了认真叮嘱我要爱惜书,不要折页,不能弄脏,还会挑选一些不错的特价书让我带回家去。
看到我沉迷于小人书,母亲唯恐耽误我的学习,坚决反对我读这些所谓的闲书。有很多次,我正躲在角落里读得津津有味,母亲忽然出现了,她看一眼书的封面,劈手就夺过去,大声训斥道:“又看闲书,真没出息!”
被没收了小人书的我,像丢了魂一样在屋子转来转去,百无聊赖,唉声叹气,忽然看到姐姐坐在里屋的窗前,手里拿着一本数学书正在专心致志学习。我踮起脚尖悄悄走过去,想吓唬她一下。不料,当我伸过头去时,却发现姐姐手里拿着铅笔,却根本没有演算数学题,正在偷偷地画画呢!
“好呀,原来你也没学习……”我大喊一声,着实把姐姐吓了一跳,她赶快抓住我这个企图告密的 “小叛徒”,悄声央求道:“好妹妹,不要告诉妈妈,明天我给你买糖吃。”后来,姐姐有没有买糖,我已经不记得了,但从那天开始,我跟她学会了偷读故事书的妙计。
我找来厚厚的牛皮纸,把所有的故事书都包上书皮,还特意在上面写下 “数学”、“语文”等大字,然后堂而皇之地拿着它们大读特读,母亲看到我突然变得如此爱学习,高兴得不得了,不仅很少分派我干家务活,经常在做饭时给我添加一个荷包蛋,还会叮嘱我说:“学习累了就歇一会儿,莫读坏了眼睛。”
好在,我那时还算聪明,尽管天天如此偷偷读闲书,学习成绩还算优异,所以母亲一直也没有看穿我的秘密。等上了中学,我在课堂上继续如法炮制时,却发现这个办法已经行不通了。记得有一天上音乐课,我对唱歌实在不感兴趣,就找同学调换了座位,跑到教室最后一排坐下,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本三毛的书,将它藏在厚厚的练习册里准备好,当大家一起唱歌时,我的嘴也跟着张张合合,貌似很专注,眼睛却一刻也没有离开手里的书。我的这点小伎俩很快被老师识破,她远远地丢过来一个粉笔头,同学们的视线也跟着转移过来,我尴尬地低下头,赶快把书藏了起来。
可是,就算被老师识破又怎么样,那些枯燥的数字,那些怪怪的符号,又怎么能够抵得过文学的魅力?我对各种文学名著的喜欢,就像一个偷偷打开了糖罐子的孩子,吃了第一颗糖,就再也忘不掉它甜美的滋味,接下来就是第二颗,第三颗……哪里还记得母亲关于吃坏了牙的警告!
于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一路偷偷读下来,不知不觉啃下了很多名著,作文可以写得顶呱呱,数理化却十分糟糕。最终,我毫无悬念地高考落榜了,父母的叹息还在耳边,表面看起来悲伤的我,早已经又开始偷偷看起了闲书!
当年曾经痴迷于偷偷画画的姐姐,后来忽然“改邪归正”,变成爱学习的孩子,后来又成了一名优秀教师,而我最终只找到一份勉强可以谋生的工作,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书架上那一排又一排的书。有一次和姐姐聊天,回想起那些偷偷读书的日子,姐姐问我是否后悔?我微微一笑,坚决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