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张孜在元代时官至两淮都转运盐使,两淮指的是淮南、淮北。当时,这个衙门在今江苏泰州市,掌握江南盐业命脉,向两淮盐商征收盐税。盐运使是从三品官,这个职务是当时最“不差钱”的。张孜担任这个职务后,他的父亲张成早已去世十八年,父以子贵,按当时规定,也被朝廷授予多个“荣誉称号”,因为张姓的祖源地是清河,所以张成被追赠封号“清河郡伯”。为了光宗耀祖,张孜邀请自己的好朋

2022-01-26 09:12 来源:网络整理

书法是中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自从毛笔诞生以来,在历史上诞生了许多有名的书法家,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成武县,如今还存留着不少历代的名家名碑,经常有各地文人墨客前来瞻仰,这些“石上烟云”已经成为该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是中国南朝陈至隋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八月,李世民即皇帝位,到了十二月廿九,为了加强统治,他特地封孔子的三十三代孙孔德伦为褒圣侯。为了记述这件事,特命虞世南撰文并书写,并刻石立碑。碑成后,每天都有许多人来观看拓碑,不久,碑毁于庙火。因此,碑文拓片更显珍贵。

北宋时,成武人庞籍在朝为宰相,携来《孔子庙堂碑》拓本复刻,立于成武孔庙内。据了解,只有陕西西安市与菏泽成武县存有《孔子庙堂碑》刻石,并且有拓本。这更显得成武刻石的珍贵。为什么庞籍会在家乡刻此石碑呢?并不仅仅因为他要为家乡办好事,而是此碑文中提到了成武,也就是自己的家乡。碑文中有“莞尔微笑,若听武城之弦”的表述。这里的“武城”,经菏泽历史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副会长徐子红先生考证,现在的成武在春秋、秦、汉、唐、宋历代曾称“武城”,并与“成武”交替使用。如南宋王称所编写的《东都事略》就说庞籍是“单州武城人”。大约庞籍在当时也知道这个来历,所以,此碑刻于家乡,也是很有意义的。该碑书法俊朗秀逸、平和俊雅,是虞书中的上乘之作,而且为当时的学子练习书法提供了范本,功不可没。

赵孟頫书《张成碑》

赵孟頫是南宋至元初著名书法家,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他能诗善文、书法绘画等都非常擅长,是一位全才式的人物。

张成是元代成武县小房里(今成武县南鲁集镇白海村)人,那么,张成是否与赵孟頫认识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赵孟頫为一个不认识的人写碑文呢?这是因为张成的长子张孜的缘故。

张孜在元代时官至两淮都转运盐使,两淮指的是淮南、淮北。当时,这个衙门在今江苏泰州市,掌握江南盐业命脉,向两淮盐商征收盐税。盐运使是从三品官,这个职务是当时最“不差钱”的。张孜担任这个职务后,他的父亲张成早已去世十八年,父以子贵,按当时规定,也被朝廷授予多个“荣誉称号”,因为张姓的祖源地是清河,所以张成被追赠封号“清河郡伯”。为了光宗耀祖,张孜邀请自己的好朋友、翰林元明善撰写了碑文,因为元明善是清河人,有了这一层渊源,在写碑文时,他写得非常用心。好文还须好书法,张孜又找到了赵孟頫,这个时候的赵孟頫正是书法成就最好的时期,于是,他欣然接受。延祐二年(1315),此碑落成,高4.4米,宽1.2米,厚0.44米,螭首龟趺,高大宏伟。因文、书、石均佳,被称为“三绝碑”,受到后人珍视,历代常有人拓碑学习。

王庭筠诗碑

王庭筠(1151-1202)是金代的文学家、书画家,号黄华山主、黄华老子。他是辽东人,出生于书香世家,官至翰林修撰。王庭筠在金世宗大定十六年中进士,曾任馆陶主簿,任满后在林县西黄华山寺读书,自号“黄华山主”。成武县博物馆内藏有其诗碑四通,是其在黄华山时所作。

王庭筠从没在成武或周边县任职,诗碑如何会在成武呢?这件事在清代就有人提出过。嘉庆二十三年,江西崇仁人朱光照(字莲亭)任成武知县,他与同乡好友、河南杞县知县甘扬声是深交,甘扬声是有名的书法家,朱知县就专门把此碑拓片寄给他,让他考证。甘扬声取出珍藏的云南大理府双塔寺石刻来对比,这副石刻与朱知县寄来的相同,只是字稍异。但他只是推测王庭筠曾经在河北馆陶任职,与成武相近,可能有人慕名携帖刻于成武。

另外,成武县流传有王庭筠瓜皮写诗碑的故事。说是金代某年,成武修文庙,准备写四块石碑装潢门面,到了写碑那天,知县因为围观百姓太多而紧张,迟迟不敢落笔,云游到此的王庭筠见此,在知县的虚让下,竟然拾取西瓜皮蘸着朱砂写了四块诗碑,流传至今。此碑字势矫健,飘飘有仙意,有“半山飞雪舞天风”之感,是该县博物馆的石刻书法珍品之一。

上一篇:我市警方查处多起涉疫违法行为

下一篇:林台码头经济兴盛的“单县记忆”

无线菏泽

菏泽报业传媒有限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