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别以为有人想和你赛跑

2016-08-30 14:38 来源:牡丹晚报

吴 非
   每听到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烦,各忙各的,谁要跟你比呀。有个培训机构的陌生人来找,劝说“帮帮孩子”“救救家长”。我说,你们要赚钱养活自己,这个可以,但不能伤天害理,把人家小学生骗来,教“状元作文”,这不是鬼扯吗,你们自己话都说不好,怎么教人家?说客自鸣得意,说:如果我们做的是错的,为什么那么多家长都带孩子来报名呢?
   我就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了。
   家长们总是怕,怕“输在起跑线上”。为什么怕?一般而言,是他们早先可能“输过”,或是看到有人“输”。如果能深入考察,可能会发现,那些竭力鼓吹加班加点的“虎妈狼爸”,很多是先前各种考试的失败者,或是学力不强,或是心理素质差。有正常学习经历的人,在子女教育方面一般不会那样 “急吼吼”地胡作非为。
   再说,大部分“虎妈狼爸”的努力是失败的,否则中小学教育有恶语加棍棒就足够了。常有媒体热衷报道“虎妈狼爸”励志成功的故事,是不是也该介绍一下“虎妈狼爸”全盘皆输的比率?经常听闻家长用殴打詈骂,逼儿童学钢琴,但最终能“成功”的弹者寥寥无几,而多数挨了打后即使不憎恶虐待过他的父母,看到钢琴,仍会想起童年的种种委屈。
   “虎妈狼爸”的“励志教育”目标单一,非名即利:即使不指望中考高考要 “状元”“夺魁”,平时测验也得“名列前茅”。有毕业生向老师诉苦,该生高考超过“重点本科线”二十分,很不错了,儿子认为“我这回发挥正常”,而“狼爸”却像是决赛时最后一分钟球打在门柱上,扼腕长叹:“可惜你没能超常发挥。”——奇怪了,老爸你半生平平淡淡,碌碌无为,凭什么要求儿子“超常”?不错,人家百米跑进10秒,我们要求不高,不要求你进决赛,你为什么不跑个11秒、12秒给我们看看?你每天嫌我做题少,你怎么连初一试卷也看不懂?你嫌我睡觉睡早了,可是我哪能像你们,每天一早起来先看半个钟头手机?
   杨东平教授有一本 《中国教育会好吗》,论说很有道理。那些炫耀孩子成功当上“牛娃”的虎妈狼爸,没法复制出第二个来,也没有谁读了他们的“赛跑经”后如法炮制,果真把自家娃儿送进哈佛牛津的。其实,即使孩子进哈佛牛津也未必值得吹,世界上那么多名校每年招那么多学生,有几个学生的老爹老妈会靠写 “赛跑经”赚钱的?可是,你那么厉害,为什么自己不办个哈佛?还有人写书吹嘘自己如何把孩子送进北大的,家长读者纷纷当“粉”,为什么不先打听打听他户口在哪个省市?别像没脑袋似的跟着起哄!电信诈骗为什么屡禁不止?我不说了。
   无知胆大,就敢蛮干敢胡说。某校“家长群”有人写呼吁信,向学校施压,要学校高二下学期 “停止一切与高考无关的课,尽早进入复习”,家长自称“我的高中就是这样读的”。教师回答很委婉:你上的是哪所学校我不知道,可是看看你这样的表达,我想你的经历也许不具备借鉴价值。
   给孩子灌输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让他们享受童年,用非常手段压迫他们接受虎狼教育,犹如滥用兴奋剂,虽一时亢奋,心终生委顿。 

上一篇:我若离开

下一篇:虚幻不实的美

无线菏泽

菏泽报业传媒有限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