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脑、高端文具……开学季,学生们的消费可不低
2016-09-05 10:11 来源:牡丹晚报

又是一年开学时,牡丹晚报记者连日来走访我市多处商家,并从不少学生家长口中探得,为孩子开学置办的“必需品”还真不少。
家有大学生:手机、电脑成“入学装备”标配
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电子商场了解到,8月底9月初,学生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销售旺季。为迎合学生开学季购买数码产品的热潮,经营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的商家加大了价格优惠、产品赠送的力度。
昨日上午,在位于市和平路的万特数码广场一楼数码产品展柜区,琳琅满目的手机、电脑、相机等电子产品吸引了大批选购的青少年。
“明天就要去广州上大学了,新的生活即将开启,用了3年多的手机也该更新换代了,不用太贵,买个3000元左右的就可以了。”大学生仝殊笑着告诉记者。她表示,除了手机要买新的,她列出的“入学装备”清单,问了一圈价格,核算下来已突破万元,目前正在压缩预算。
“孩子要去上大学了,我们总是放心不下,不能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只能在物品上弥补一下,手机、笔记本电脑是必备‘套装’。”正在为孩子选购电脑的市民赵婷告诉记者,“还记得孩子小时候开学,花几十块钱买点儿新文具就可以了。现在,孩子上大学了,虽然花钱多了,但有能力满足就去满足,不能让孩子在同学老师面前自卑。”
准大学生一般花多少钱购买开学装备?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准大学生,他们的预算大约在8000到10000元之间,其中,手机、电脑的开销最大。
新苏天美一箱包店服务员刘莹告诉记者,近一个月来,该店迎来了许多选购箱包的大学生。刘莹说:“那些既不容易挤压变形,又不易受潮的硬质旅行箱,最受青睐。价格在200元到400元的拉杆行李箱销量最好。”
家有中学生:网上采购文具,微信群交流心得
中学生则以选购文具为主。
记者采访发现,与传统的去超市、文具店等实体店选购开学用品不同的是,如今不少家长更热衷于为孩子网购文具。“现在工作这么忙,平时除去陪孩子进图书馆、参加活动外,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去买文具,我大多在网上进行。平时,在家长微信群里,大家也会展示、交流自己网购的文具。”市民张艾莹告诉记者,女儿开学上小学六年级,从8月初开始,她就陆陆续续在网上为女儿购买了书包、文具、水壶等各种开学用品。
记者在互联网上看到,各主打学生用品的网站也早已开展了很多优惠活动。一位文具卖家告诉记者,最近半个月,销量持续飙升,是上半个月销量的两倍还多。
面对网购的冲击,许多实体店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业务量。他们大多除坚守实体店外,还通过淘宝、QQ、微信等销售平台。菏泽开发区实验小学对过一文具店老板辛伟告诉记者,相对于实体店,近期在微信上和网上卖得文具更多一点。
家有小学生:高端文具受青睐
家长在为小学生选购文具时,更在意“健康”和款式。
“前段时间,我刚托朋友从香港给孩子买了一款书包,售价1260元。之所以买这么贵的,主要是看好了它的设计,符合小学生身体发育特点,还能抗震、防水,对孩子的骨骼发育有好处。还有,身边好几个朋友都买了,大家都说好,再加上小区孩子们平时在一起上学玩耍,也不至于孩子受到委屈。”家住菏泽天一小区的许丽说,这是最新款的价格,去年的款式便宜点儿,但新款书包设计上更先进。
不少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小学后,每年都会换一个书包、一个水杯。事关孩子健康,家长们在这两样东西上也舍得花钱。
与此同时,几千元的进口书包、可定位的电话手表、自动卷笔刀等高端文具在开学季也抢占了市场一席之地,这些文具有的价格昂贵,有的科技含量很高,有的是“洋货”。
昨日10时许,记者来到新苏天美学生文具专区看到,除了书包,相应的部分彩笔、笔记本、卷笔刀等小物件的价格也不菲。“这支自动铅笔是日本进口的,价格是30元,这个牌子的圆珠笔和水笔的价格更贵,从50元到200元不等。还有这款卷笔刀标价198元,带电机可充电,能终身保修。”一家经营高端文具的店主刘志兰告诉记者,她表示,选购高端文具的家长大多孩子比较小,近年来销量也是一路见长,如果成套购买文具,在 这里一消费就近千元。
但也有部分家长表示,对于文具的选购,一直引导孩子买经济、实惠、实用的,不鼓励选购新、奇、特的,毕竟孩子还小,太过新颖的东西会影响注意力,也会养成攀比的不良习惯。
书店客流量增加数倍;服装清仓+新款迎来小高潮
昨日11时许,在位于市中华路中段的新华书店内,满满当当地摆放了不同类型的书籍,很多家长和学生在看书、买书。中小学各类辅导书集中摆放在显眼位置供家长和学生选择,时不时能看到学生拿着选好的辅导书籍等候结账。
“我今年读高一,趁刚开学买点学习资料和文学名著。”学生王昊边挑选学习资料边告诉记者。
据该书店工作人员丁孙文莹介绍,这段时间,书店的客流量比平常增加四五倍,如今正是教辅书销售高峰,这种高峰期通常会出现在开学之初并延续两个星期左右;从放假到现在,销售最好的主要是儿童文学、成人文学书,还有辅导类书籍。
除去学习用品,服装也是重要“装备”,各服装店、鞋店、商场把销售目光瞄准了开学在即的学生一族,纷纷抛出“新款”、“甩卖”等,吸引了不少学生和家长选购。
“孩子即将上大学,平时都是我给他买衣服。他一个人在外,我们还是有点儿不放心,趁他还没走特意拉他出来选购几身夏装和秋冬装。”市民马俊荣边拿着一件打折的新款秋装边往儿子身上比划说,而身边手提袋内已有花去3000多元买的各色服装,“一方面是奖励他考上大学,另一方面是希望他穿得得体点,给老师和同学留个好印象。”
新苏天美一童装店老板刘宝莹表示最近忙怀了,“除了忙着进货、看店,还要发朋友圈‘晒衣’。再加上开学季和秋装上市,很多家长赶着这时候来挑选衣服。这两天,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只得把亲戚也叫来帮忙。”刘宝莹在店内“风风火火”地忙碌着说。
“开学季”令商家收获颇丰,但热闹的背后也折射出隐忧。部分老师表示,孩子们的经济观念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家长应正确引导,在给孩子提供舒适健康学习环境的同时,也要教育孩子自觉养成勤俭的好习惯,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
牡丹晚报记者 孟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