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频频失灵,物业若不作为应担责
2016-10-25 09:35 来源:牡丹晚报


本报“监控成‘监空’”相关报道在市民间引起关注。
“我们小区的监控刚安装3年,怎么老是‘失灵’啊?前不久,我停在楼下的轿车不知被谁在左前门撞了个深坑,连车外后视镜都断了。我去物业办公室查看监控录像,才发现我们楼前附近的摄像头损坏一个多月了。物业也不及时维修或提前告知,不知道能不能去找物业包赔损失?”市民仝紫涵昨日致电本报热线称。
仝紫涵反映的问题,在菏泽具有普遍性。
廉价、维护不当致小区监控频失灵
“为何小区监控频频失灵?即便是刚安装的新监控也隔三差五地维修?”针对居民关心的这几个问题,10月24日,记者相继暗访、调查了我市多家监控设备销售店。监控摄像头市场销售人员透露,不少小区安装监控设备时购买的是质次价廉货。
“是自己安装、还是给单位、小区安?咱这里的监控设备分好几个档次,除了正规厂家生产的设备,也有不少南方小厂生产的组装产品。因为质量不同,监控摄像头单价在100元到1000元不等,你看看要哪个价位的?”市牡丹路中段康庄服装大市场南邻售卖、安装监控设备的店面老板牛斌,见记者询问监控摄像头价格就介绍道。
牡丹晚报记者以小区物业采购人员的身份向牛斌了解,得知目前我市小区选购监控摄像头多为两种:一种是新建小区,由开发商作为标准配置统一选购;另一种是旧小区设备更换或改造,费用由居民物业维修资金承担。“目前,我市小区监控主流配置多选择130万像素、200万像素机器,普通品牌正规厂家的监控单价在300元以下。但也有投资力度大的开发商会选购300多元的产品。”牛斌说,购买正规产品一般都有三年保修期,保修期内出故障由卖家免费维修。
“不过,也有物业出于成本考虑,不买太贵的监控设备。很多物业公司买的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监控,算下来一个监控可以省一百五六十元。”牛斌坦言,一般来说,这种机器没有保修期、小毛病多、使用寿命也比较短,有的监控摄像头看起来很新,却频频失灵。
“其实,即便小区安装正规监控,物业维护不力也会让监控‘失明’。室外监控属于消耗类器材,更新换代速度快,使用期限为3到5年,长时间经受风吹日晒,若维护保养不力,会加快机器使用寿命折耗。我也接监控设备维修、保养业务,每个月都得有三五十个单子。”盾安安防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君说。
刘君说:“正规且及时的设备保养维护,可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不少物业的日常监控维护,一般都是交给我们这些正规维保单位进行。”
居民财产受损,物业若不作为致监控故障需担责
针对仝紫涵等人遇到的问题,本报法律服务团律师申忠和告诉记者,如果确定因为监控设施故障致使小区业主财产受损、影响破案进程,物业管理公司很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管理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申忠和表示,根据该条例可知,物业负责小区内的秩序维护以及公共部分的管理,物业公司应该按照与业主的合同约定,保证监控设施的完好并正常使用。
但物业管理公司的保安措施是否达到职业所要求的标准是判断其是否承担责任的关键。申忠和表示,物业管理公司承担的人身财产安全保护责任应当是有限的,只要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员履行了正常的安全防范义务且不存在失职情形,业主家中财产失窃就不能要求物业管理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申忠和表示:“如果物业公司有证据能证明已经告知了业主监控设施损坏的情况,同时作了报修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物业公司已经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就不需要承担业主受损的赔偿责任了。”
牡丹晚报记者 孟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