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马拉松“拖鞋王子”:成绩取决于训练,而非鞋子
2016-12-12 12:39 来源:牡丹晚报
在菏泽,有一位 “特立独行”的马拉松爱好者,他因常穿10元左右一双的拖鞋参加国内、国际马拉松比赛而闻名于“跑者”间,被人亲切地称为“拖鞋王子”,他就是菏泽人晁国瑞。
12月11日10时许,在市开发区福州路中段的菏泽市公安消防培训基地操场上,牡丹晚报记者见到了这位正带领“跑友”们一起训练、颇具传奇色彩的马拉松爱好者 (上图右四)。说起自己“拖鞋王子”的外号,他憨厚地笑着说:“我穿拖鞋比赛,只是想证明跑步成绩取决于训练,而不在于鞋。”
结缘:单位比赛夺冠,发现长跑“天赋”
2012年5月份,晁国瑞所在的单位组织环湖长跑比赛,虽然不到四公里,但他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遥遥领先,一举夺冠,成为单位名人。在这场比赛上,晁国瑞第一次了解到马拉松比赛中一个人居然能跑15公里,“天哪,30里,好远啊。”晁国瑞感叹道,随后他也萌发了试试的念头,“别人能跑,说不定我也可以。”就这样,晁国瑞开始了自己的跑步之旅。
“尝试长跑后才发现,那叫一个累。当时就跑了5公里,却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好像人要过去了似的。”回忆起第一次长跑,晁国瑞戏称,跑步真是个苦差事。不服输的他,开始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第二次长跑就跑到了8公里,“虽然也累,但明显适应了节奏。”
当年10月份,聊城跑吧组织14公里比赛,高手如林,晁国瑞居然获得了第一名。开跑九个月后,在郑开大型马拉松比赛中,他突破了全程马拉松三小时的时限,成为国际公认的业余高手水平,也是当时我市仅有的能进入三小时的选手。
坚持:疾病缠身,不忘坚持锻炼
2013年4月,晁国瑞前往郑州参加一项马拉松比赛,成绩好得出奇:2小时58分。“截至目前,在我市马拉松比赛业余选手中,很少有人能跑进3小时。”菏泽马拉松协会会长、菏泽跑吧负责人刘孝臣告诉记者。
这次比赛后,晁国瑞的健康出了点问题,被迫中断训练长达3个月。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参加了北京马拉松比赛,成绩还是2小时58分。“别人训练,每月累计长跑七八百公里,恢复训练后,我基本在200公里左右,训练量不大,且常常两三天才能训练一次,主攻速度。”晁国瑞说。
“在去年4月份举行的济南万米马拉松比赛中,晁国瑞以36分钟的成绩排名第三,而前两名均是专业选手。”刘孝臣说,万米是马拉松的基础,成绩每缩短1分钟,都是一个很大的跨度。而目前国内业余长跑选手的万米最好成绩是34分钟左右,这是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的一个分界线。晁国瑞表示,他的万米终级目标就是34分钟,并正在为之努力。
解释:穿拖鞋长跑,只是想证明装备不重要
其实,“拖鞋王子”晁国瑞算是比较原始的跑者了。他不懂跑步知识,从不做拉伸和热身,不知道GPS手表,也不清楚跑鞋到底哪款好。之前跑步的时候,他都是在电子地图上量好距离,拿着电子表就出去跑,最近倒是学会了使用跑步app。
说起穿拖鞋比赛,晁国瑞说,圈子里很多人喜欢讨论穿的是什么鞋子,有人甚至会花费上千元钱买跑鞋。而他坚信,成绩与训练的刻苦程度有关,并非取决于鞋子。
2014年,参加北京马拉松比赛前,在跑友的建议下,晁国瑞买了一双175元的国产跑鞋,“我终于体会到了专业跑鞋的好处,又担心:如果穿的跑鞋过好,还算自己的真实水平吗?有没有作弊的嫌疑呢?”晁国瑞说。
为向周围的人证明,跑步成绩取决于训练,而不在于鞋,晁国瑞开始穿拖鞋跑步。2014年4月份,在参加聊城的一个马拉松半程比赛时,晁国瑞第一次穿着拖鞋亮相 (右图),并以领先第二名七分钟的优势获得第一名。从此,“拖鞋王子”、“拖鞋哥”的外号开始在跑友间越传越远。而此后,在今年的上海、枣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拖鞋王子”、“拖鞋哥”更是一度成为大家追捧的“网红”。
晁国瑞指着自己参加马拉松比赛时穿的拖鞋告诉记者说:“拖鞋都是从小摊上买的,一般都是10元一双,好一些的15元一双。自从穿了拖鞋以后,我就不打算穿跑鞋了。对我来说,穿拖鞋参加比赛和穿运动鞋差不多,并不影响成绩;穿拖鞋除了冬天会冷之外,全是优点,我很享受穿拖鞋长跑的过程。”
对于全程马拉松,尽管晁国瑞现在已是国内业余选手中的高手,但他的目标是:穿着拖鞋,突破2小时45分钟。
牡丹晚报记者 孟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