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车架作用弱化该何去何从
2016-12-16 08:59 来源:菏泽日报
为方便市民,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我市曾在城区路沿石上安装了不少自行车的锁车架。近日,市民王女士向本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现这种锁架不仅没有发挥原本的作用,反而屡遭破坏,纯粹成为摆设。随后,记者走上街头进行了实地采访。
锁车架到底有用吗?
记者在市区中华路看到多处锁车架,但同时发现,许多电动车都停放在商家门前,锁车架上无一辆电动车锁放,只有数辆自行车停放。
“这个锁车的架子,根本没用过。一方面设置的位置被旁边的机动车挡住了,想要把电动车停进去很难。另一方面,电动车本身已经有电子锁,完全不需要再锁一次。”正在放置电动车的市民黄先生说。“现在城区公共自行车很方便,已经很少骑自家自行车出门了。即使骑车出门,锁车架位置在地面上,还要蹲下来用锁把车锁住,感觉很麻烦。早前路上骑自行车多的时候,车架的作用可能很明显,但现在我感觉形同虚设。”市民张女士对记者说。
在实地走访中,记者发现,虽然中华路主干道两侧仍有不少锁车架,可是自行车和电动车已经很少停在锁车架上了,市民也很少再有使用锁车架的习惯。
锁车架频遭破坏
虽然锁车架实用性下降,但其频遭破坏的现象却让市民反映强烈。在市区解放大街,接连三四处的锁车架都被破坏。记者在其中一处看到,原本可锁四个车的车架,现在仅剩两个,另外两个已被压得面目全非。记者在中华路一处锁车架看到,整个锁车架已被“连根拔起”,铁架一头完全翘起,已不能用。
“这肯定是人为破坏的。”附近一位商家陈先生告诉记者,“这锁车架用长钉钉进去的,现在长钉都出来了,应该是有人故意破坏的。”
希望相关部门做民意调查
“早前锁车架的安装是政府服务百姓的举措,但现在的生活中,其作用弱化太多,脱离了大部分市民的实际需求。同时,这些设施屡遭破坏,也感到挺惋惜的。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做个调查,了解一下民意,看看锁架还要不要保留。”市民王女士对记者说。
文/图 记者 郭阳阳 实习生 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