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模式”开启,商家抢滩“洋节经济”
2016-12-26 10:14 来源:牡丹晚报

12月25日圣诞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本身是一个宗教节。这几年,每逢12月25日,市区各大商场、超市都“种”上了圣诞树,圣诞气氛随处可见。牡丹晚报记者走访发现,我市多数商家都在努力营造圣诞气氛带动消费;圣诞饰品也热销开来,但其中部分饰品存在安全隐患。
营造圣诞氛围,商家抢吃“圣诞蛋糕”
雪白灵动的雪花片儿、精心装扮的圣诞树、可爱俏皮的圣诞老人……菏泽城区的圣诞元素到处可见。昨日上午,牡丹晚报记者在市区走访时发现,圣诞节的装扮仿佛成了当下实体商家的“标配”。同时,很多商家在门店的橱窗上喷涂了雪花、麋鹿、圣诞老人等,让行人感受到了浓郁的圣诞氛围。
“现在,我们店里早在半个月前就挂饰品了。圣诞节当天,我们还举办与圣诞节相关的活动,让顾客感受欢乐的气氛。”市和平路一家火锅店的工作人员昨日告诉牡丹晚报记者,虽然圣诞节是舶来品、并非我国传统节日。但近年来,圣诞节成了大家不可缺少的节日,对于广大商家而言也是一大商机。
除了餐饮业,各大商场超市也开始了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众多商场纷纷亮出打折促销的“标识”,用优惠折扣来吸引消费者。“其实有些商品,即便不是过圣诞节也需要购买,只是圣诞节给了我们消费者一个消费的理由。”家住菏泽华英嘉园小区的周先生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在圣诞节这段时间,商家会有很多促销活动,消费者确实从中得到实惠。
圣诞饰品热销,市民流行DIY
圣诞节虽然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但这些年,不少人乐意赶这个“洋”潮流,用圣诞元素的饰品把家里装饰一番。通过走访,牡丹晚报记者发现,为迎合顾客的需求,很多商家开设专柜售卖圣诞装饰品,而这些精美的饰品也总能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驻足观看。
“圣诞饰品的价格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大多数消费者能接受,其中年轻人在顾客中所占比例最大。”市牡丹路附近一家销售圣诞饰品的商家告诉牡丹晚报记者,今年这些饰品的价格与往年持平,其中,圣诞树材料等商品销量比较好,多数顾客表示买回商品自己回家动手做。
正在挑选彩灯的张女士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她家过圣诞都 是 DIY (英 文 Do ItYourself的缩写,中文意思为“动手做”)的,买好圣诞树的材料然后动手装扮,买些彩带,贴在门上、灯上装饰一下,提前问孩子需要什么圣诞礼物,过家庭圣诞节。“告诉她们圣诞老人会在袜子里放礼物,让她们自己洗袜子,自己单独睡觉。”张女士高兴地说。
不少圣诞饰品属“三无”产品
伴随着圣诞饰品的热销,牡丹晚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圣诞装饰品是“三无”商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前几天,我给上幼儿园的孩子买了圣诞树,还有一些装饰品。拿回家,我拆开一个小金球的包装,拿在手里,不一会儿功夫就沾了一手金色粉末。”家住菏泽南平花园的刘先生昨日告诉牡丹晚报记者,买这些东西主要是因为孩子喜欢,注重样式,也就图个喜庆气氛,这一摸一手金粉,质量真是不敢让人恭维,“如果孩子放在嘴上误食了怎么办?”
牡丹晚报记者走访发现,圣诞老人和小雪人大都用塑料和泡沫制成,没有任何包装,圣诞老人贴画和小雪人都用一层薄薄的透明塑料袋简单包装,上面没有商标,也没有任何有关生产厂家、厂址、联系电话等信息。用手摸一下,贴画上的金粉就沾满了手,圣诞小雪人身上的小饰品稍微用力就脱落下来。“这些小物件,大纸箱上有厂家,小包装上没有。”当记者问及这些装饰品的商标和厂家及安全问题时,一位商家负责人说,“这些装饰品在圣诞节前后卖得特别火,圣诞树和彩灯的材质都是塑料;另外,这上面的电流非常小,伤不了人,没人问过安全问题。”
摆放饰品须防火,家中无人应断电
目前,市面上多数圣诞树的树干是塑料、木类材质的,树叶、花环和雪花则多选用聚乙烯、聚丙烯材料和彩纸制成。不少商家还在圣诞树上挂满小礼物、彩球和彩色串灯,这些物品具有极强的易燃性,一旦起火会迅速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彩灯是火患最大的源头,即便没有明火,彩灯过热也可能引燃泡沫、塑料等易燃材质的装饰品。而装饰附近一旦出现明火,危险系数会增加数倍。
“选购圣诞饰品时要先看包装,切勿购买‘三无产品’,家中无人应及时断电。”消防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提醒,而商超在布置圣诞场景时,应尽量靠近水源,不能放置在通道和安全出口处,并在周围放置干粉灭火器等防火灭火设备,远离窗帘地毯等可燃易燃物品;对于需要用电的小灯管,一定要检查线路,不要超负荷运转也不要将电线裸露在外,避免发生火灾危险。
牡丹晚报记者 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