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还有人可等
2016-12-26 10:33 来源:牡丹晚报
回家,发现小区楼道门开着,好像不止一次不锁门了。我不禁有些担心:干啥,这不正中小偷下怀?正想顺手带上门,却见到外面一人叫喊:别关,我在!一瞅,原来是个像我父亲般年龄的老伯,笑眯眯地迎上来:“我在等我孙子放学!”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好几次遇见他在门外晃悠。他还在解释:替孙子开好门,他骑车进门就方便,现在应该快到家了。正说话间,孙子应声而到,爷俩欢快地进门。“咣当”,铁门自动锁上,只有我呆在原地,思绪万千。
小时候,放学回家归心似箭,到家却无精打采,家里黑魆魆,没有烟火气。我做完晚餐,门口望望,父母还没回来;做完作业,抬眼望天,已是灰蒙蒙,父母还没回来;灯火星点亮起,父母的脚步还不曾响起。我寂寞地望向那只收养的小花猫,它低吟一声,算是回应我的多情目光。后来,和小花猫混熟了,每次回家,第一个迎接我的总是它。它与我相见方式永远殷勤:磨蹭着我的裤腿,在我跟前绕几圈,叫声温柔,体态可亲。此举让我怀念多年,一直忘记不了一只猫的情义。那时,它缓解了一个女孩的恋家情结。
许多年后,我有了女儿,发现女儿小时候,可以听音识人。她每次趴在窗口欣喜地告诉我:爸爸回来了!我总不信,你爸在哪里,我怎么没有见到?她告诉我,爸爸还在路上,我大笑。可是,她的话一直灵验,因为她的爸爸总是适时出现在我眼前。女儿得意地告诉我:秘密就在小区道路口的窖井盖上。只要爸爸的车一轧上它,它就会提醒,因为只有爸爸的车经过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这段时间,因为女儿住校,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又被重新召唤到父母膝下。我每次停好车,捧上热腾腾的饭碗,觉得这才是我想要过的家庭生活。有天加班,堵车,迟到半小时才回到娘家。我发现从前的停车位上,杵着一根会发光的荧光柱,里面灌满了泥浆。停下车,费劲地挪动那荧光柱,我才把车子挤了进去。进家向父亲抱怨:谁这么缺德,占着车位不让停车!他也惊讶:对了,你这么迟回来,车停哪儿?我可给你占着位儿,这儿停车不易。
“那柱子是你留给我的?”我疑惑。“嗯,我每天到点估摸着你到家了就把那柱子挪了。这样,你就可以停车,谁知你今天迟回了,所以……对了你怎么停车的?”原来如此啊,我大大咧咧一笑,“爸爸,你可别生我气啊,我刚才乱说话!”
昨天又回娘家,特意踩着点到,果然车位上没有了那根荧光柱。我慢慢地停车,悠闲地开车门,一不小心按到了喇叭,“嘟——”我吓了一大跳,条件反射地跳出了车。楼上,探出了一个个头,忽地,又闪了回去。最终,只剩下一个头。我听到防盗门 “啪嗒”一声,有人,为我打开了门。
以前,我等过父母,等过朋友,等过学生,等过生命中那些我认为重要的人和事,我等得焦急如焚,等到花儿都凋谢了。我一直以为,等待是一件灼心的事,它总让人心烦意乱
可是,当我看到中风的公公拄着拐杖站在小院,翘首盼望他的儿子,遇见的第一句通常是:你可回来了!然后他的目光会随着儿子的身影穿梭,从小院到厨房,口虽不言,目光却粘连。看到我的父母,每天会早早地呆家等他们的女儿尝上一口热饭,看到那个等孙子的爷爷,风雨无阻的守候。原来,等待可演绎成一段温情,它是如此让人心甘情愿。
爱有循环,情有牵挂,这世上,若还有人可等,若还有情可依,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