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出圆珠笔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2017-01-10 09:52 来源:牡丹晚报

本报综合消息 中国造出圆珠笔头,终于回答了 “圆珠笔之问”、“中国制造业之问”。据悉,笔头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国外企业的核心机密,你别看他小,科技含量可不低。经过五年数不清的失败,在电子显微镜下,太钢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试验在2016年9月取得成功。经过多轮测试,这些产品终于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现在,一些笔头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在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中国每年要生产380亿支笔需要用一吨12万元的价格进口1000多吨生产笔尖的钢材,付出外汇1500万美元。
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国家早在2011年就开启了这一重点项目的攻关,太钢当时就已经参与其中。一年前的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座谈会上,他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包括圆珠笔头上笔尖钢。”会后不到一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太钢集团终于啃下了自主生产笔尖钢这块硬骨头。(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