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咱去曹州牡丹园赏牡丹
2017-03-08 10:56 来源:牡丹晚报

菏泽日报新媒体消息(记者 姜培军)连日来,菏泽气温逐渐升高,牡丹长势良好,部分花蕾直径达1.5厘米,各牡丹园工人正对牡丹整枝拿芽。就市民关心的花期、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举行时间等问题,不少牡丹专家表示,根据目前积温和长势判断,大田牡丹预计4月中旬前后进入盛花期;有关牡丹节开幕式的举行时间,目前还没有官方消息,不过,往年开幕式一般在4月中旬举行。
曹州牡丹园牡丹预计3月底4月初绽放
3月7日,牡丹晚报记者走进曹州牡丹园,看到工作人员在东门、东北门、国花门、西部主观赏区等地的牡丹大田内搭建了多处增温棚。该园有关负责人王汝昌告诉记者,增温棚的作用是提前牡丹的开放时间,棚内牡丹预计3月底4月初便可开放,主要为满足清明小长假期间的游客观赏需求。随着气温逐步升高,牡丹进入关键生长期,院内部分早花品种花蕾直径已达1.5厘米。据王汝昌介绍,为延长牡丹整体花期,工作人员在生产温室内培育的近300盆催花牡丹,将于3月底开放,届时将栽种在园东门、国花馆、国花门附近等主观赏区。去年秋天,该园增植1万余株名贵牡丹和3000余株芍药,今年春天,游客可以欣赏到更加壮观的“花海”景观。据了解,去年该园增植的牡丹品种包括绿幕隐玉、玉面桃花、乌金耀辉、花王、旭港、海黄、金阁、月宫烛光、岛锦等,增植的芍药品种包括紫凤羽、高杆红、大富贵、紫凤朝阳、五彩迎日等。通过连续多年的补栽,园内的牡丹分布更均匀,长势更好。
在曹州牡丹园国花魂广场,几名工人正站在脚手架上对国花魂复新维修。此前,经过雨水冲击、阳光暴晒,国花魂雕塑表面的涂料开始脱落、颜色变浅,观赏效果大打折扣。不远处,几名工作人员忙着修葺花坛、地砖。观花楼东侧的“真香解语”建筑前期维修工作已经结束,正在粉刷新漆。几名工人在园东北部、东部的牡丹、芍药观赏区安装塑钢围栏,代替原来的竹篱笆。这样的塑钢围栏,园内今年增加了2300多米。
百花园“牡丹王”进入跳蕾期
“欣赏一株牡丹,不但要看其花也要看其株型。为让牡丹更好地生长,并保证有个美观的株型,我们每年都要整枝拿芽。”3月7日,在曹州百花园,带领技术人员整枝拿芽的孙文海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园内株型最大、年龄最长的“牡丹王”——“玉翠荷花”已经进入跳蕾期,预计今年整个花期可以持续15天左右。
牡丹晚报记者看到,“牡丹王”花蕾直径约0.5厘米,新抽出的枝条长约10厘米。这株牡丹是名符其实的宝贝,受到的优厚待遇也远非其他牡丹可比,在浇水、修剪、施肥、光照等方面都有特殊“需求”。它一般不饮用本地水,而是黄河水;使用的肥料也要特殊处理,需要从内蒙古、新疆等地拉来羊粪,然后配上香油渣混合施用,以保证养分。
古今园里线柏,江北仅此一株
“想看大田牡丹?还要一个月!”3月7日,曹州古今园技师王文海接受牡丹晚报记者采访时说,“牡丹目前已经跳蕾,4月16日前后一定会繁花似锦。”
在该园牡丹亭附近,牡丹晚报记者看到,几株株龄近百年的牡丹,新生枝条已经长10余厘米,花蕾藏在新叶中。据王文海介绍,该园“黑花魁”、“绿幕隐玉”等珍品牡丹花型别致,颜色奇特,值得期待。
园内,多名技术人员在剪裁松编。园南门内的“孜诵坊”,是由清朝乾隆年间岁贡王孜诵先生用两棵桧柏编制的,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前后配有对称的松狮、松马,上面配以松猴、松鹤,造型古朴,十分罕见。
在古今园赏牡丹,游客还可以欣赏到奇花异木。“这棵龙槐,已有400余年,卷曲有致,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王文海说。一株线柏如万丝垂下,郁郁葱葱,王文海说:“这株线柏已经有120余年的历史。线柏树种稀有,据了解,长江以北仅此一株。”园内还有百年翠兰松、罕见的文果树和金丝吊蝴蝶等名贵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