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孔老夫子的修为境界

2017-03-10 12:10 来源:牡丹晚报

    【经文】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 (zài),无不覆帱(dào);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bèi)。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zhì),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斋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pǔ)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xiàn)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yuè)。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mò)。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zhuì),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zhūn)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zhì)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礼记·中庸》
    【浅释】
    孔子所传承的大道发源于尧舜等三皇五帝老祖宗,所遵循的法度则来自于文武周公。此道贯通天地,上与阴阳寒暑的运行节律同步,下与山川大地的生息孕化相合。孔子所达到的境界,就好像天地一样,对万物无不承载、无不覆护;他对苍生的陪伴,就好像春夏秋冬的更迭轮转一样,也有着喜怒哀乐的变化,只不过他是因材施教,“发而皆中节”,“时措之宜也”;他所传播的文化,就好像天上的日月交替辉映一样,给人类带来智慧的光明,“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万物在天地的怀抱中,各遂其生、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自沿着自己的生命轨迹运行,彼此之间互不妨害、互不冲突,最终达到和合共融、和谐共存的最佳有序状态。若论其德之小,可如涓涓的川水细流,滋润群萌,细无不入;若言其德之大,恰似浑厚的太初元气,化育万物,大无不容。这就是天地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大”的原因。
    “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说的是圣人之“智”,耳聪目明,无不通达,故能站在足够的高度上,指点后知后觉者;“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说的是圣人之“仁”,心胸宽广,温和柔顺,故能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关爱天下苍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说的是圣人之“勇”,誓愿宏大,意志坚定,故能具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决事果断;“斋庄中正,足以有敬也”,说的是圣人之“礼”,恭谨庄重,立身中正,故能修成良好的素养,待人处事接物,心存诚敬;“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说的是圣人之“才”,思维缜密,才艺精湛,故能详察外在之文,细绎内在之理,办事精准。
    能将此五种德能集于一身的,唯有天下至圣之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应众生之所需,发挥其合宜之作用——如同广阔无垠的天空,无不包容;又如深不见底的泉水,源源不断。“见而民莫不敬”,如前文“动而世为天下道”;“言而民莫不信”,如前文“言而世为天下法”;“行而民莫不说”,如前文“行而世为天下则”。
    因此,圣人的影响力不仅可以覆盖整个中华大地,甚至可以辐射到奉行不同文化的蛮夷之邦。凡是车辆船只可以到达、人的力量能够鞭及、上有苍天覆盖、下有大地承载、日月照耀得到、霜露坠落得下的地方,只要是有血气的生命,没有不受到他的恩泽,没有不尊敬之、亲爱之的。所以说,孔子德行之高,够资格与上天相提并论。
    经纶,管理之义。“天下之大经”,即前文所说的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只有达到“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玩得转治国平天下的 “九经”,才能立得起作为“天下之大本”的“中”,才能搞得清天地对万物的生化和孕育。除了以“至诚”作为真正值得依赖的核心竞争力之外,圣人们还有什么可以倚靠的呢?只要拥有了这个“至诚”,自然就拥有了恳切淳厚之 “仁”——人道,也就通达了深不可测的“渊”——地道,和广阔无边的“天”——天道。
    固,坚固之义,犹如“金刚”。聪明圣知,同前文“聪明睿知”,指的是圣人之“智”,即孔子自称的“无知也……空空如也”,犹如“般若”。“固聪明圣知”,即相当于“金刚般若”。
    像上面所说的孔老夫子的至诚至圣的境界,如果不是已经开显了本自具足的 “金刚般若”妙智慧,具备了大智、大仁、大勇等性德的圣人,试问天下又有谁能够理解得了呢?
 

上一篇:心之意象

下一篇:当我们开始抱怨时

无线菏泽

菏泽报业传媒有限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