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母亲的一封信
2017-03-17 10:07 来源:牡丹晚报
亲爱的母亲大人:
您好!
今天提笔给您写信,也是事出偶然。看了央视《朗读者》写给儿子的一封信,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尽管那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心声,和您我之间的经历截然不同,可是,感情是相通的。我也知道,您目不识丁,但您一定能读懂儿子的这片心。我还知道,您年高痴呆,但这不影响您对此信的那份期盼。即便见到信的当儿,您会没有任何表情地一笑了之,我也不会觉得尴尬。我义无反顾地给您写这封信。
母亲,你是否还记得,肯定是忘了,二哥在外当兵的八年间,您是最希望我给他写信的,隔三差五就会催促我一番。当我问及有什么事可说时,您也就拿那些鸡毛蒜皮之类的事老生常谈。当然,二哥来信是您最兴奋的时刻,总是急不可耐地让我一口气把信读完,最后知道一切安好,您才露出舒展的笑容。
母亲!在我的记忆里,您身体总是硬硬朗朗,干什么活都是雷厉风行,好像一直在透支着自己的体力。小时候,家里穷得可怜,缺吃少穿。就是在那种情况下,您没有向命运低头,总是顽强地支撑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家。姊妹四个,虽说也有磕磕绊绊,但总体是温馨的,生活苦,但我们甜着过。后来,我们各自成家,您有了孙子孙女一大帮。您逢人就说,生活过到天上去了。从您的笑容里,我看到了您很是欣慰、满足。每当过春节或您的生日,儿孙聚集一堂,您的脸上更是乐开了花,那种心里的满足达到了极致。母亲,只有您高兴,才是儿孙们最大的幸福。
母亲,您一辈子没进过学堂,根植在贫穷落后的农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您拥有贫苦农民最最善良的本性。大锅饭时代,您不惜力气,是有名的铁娘子。生产队时期,大公无私,从没看到过您拿队里的一针一线。联产承包后,您更是甩开膀子加油干,和父亲一起一度开过馍房、卖过香。那时的辛苦,孩子们看在眼里,更会封存于记忆的深处,成为今后奋进的动力。母亲,您没有文化,一辈子干的是粗活。但从您的一言一行中,我学到不少的东西: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我们村子不大,您帮助过的不在少数。拿自己的奶水喂养别人家的孩子;紧急时候,用自己还不熟练的技艺给孕妇接生;有谁家的孩子腿脚扭伤,您都是义不容辞。您和全村的老人都合得来,看到你们在一起时的模样,作为孩子我也很欣慰。大概因为这样,您有了恋乡的情节,每每闹着要回老家,这便有了咱娘俩的争吵。不可开交的时候,我看到您那么伤心,您知道吗?儿子我也心碎!因为您已经不能独立生活。
母亲,你知道吗?当您老年痴呆的初期,儿子是没有任何这方面常识的。只是怨您事多,整天唠唠叨叨,让人心烦。因为写了一篇小文,引发我一个医生同学的关注,这才让您去医院治疗。记得当时您还硬说没病,在医院只呆了一周左右,您就坐卧不安,非要终止治疗。拗不过您,只好带着几个疗程的药离开了医院。此后,您的病情每况愈下。我也知道,老年痴呆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还难以治愈。面对您的状况,做儿子的的确束手无策,这种爱莫能助的滋味真是让人撕心裂肺。
母亲,目前,我真的害怕见您。看着您呆滞的目光,望着您茫然的神情,听着您天一言、地一语的痴话,我的心真的好痛好痛。您一生一世的记忆,都去哪了?为什么只知道家里的那几棵树,囤里的那些小麦,还有那桶油。原来您可是对二哥最最关心的,为什么把什么事都赖在他的身上,还一味地骂个不停。母亲,你知道吗?您伤害的不是孩子,而是您自己。每当看到您叫骂后的那种悲痛欲绝与体力不支,作为儿子,我有说不出的千般不安。
母亲,说起您的病,我就害怕。怕看您木讷的目光,怕看您痴呆的神态,怕听你千篇一律的话,怕触及您残缺不全的记忆,还怕您出门不识归路,更怕有一日我喊着母亲,而您不知我是谁?
母亲,我不敢想象您的病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请您相信,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不管您怎么样了,照顾您都是我分内的事。因为您是给我生命的那个人,您是我最最重要的女人之一。
母亲,我还想带您去旅游,我还想看到您会心地笑,我还想吃您做的大碗菜,我还想让您背我看大戏……不会有了,假如能行,我真愿时光倒流。
母亲,趁您还能读懂我的话,我要大声说:母亲,我爱您!趁您还能明白我的意思,我要牵一下您的手,扶一把您的头,吻一下您的额……
母亲,儿子要给您说的话还有很多,我要用一生一世去写,我要您作为书里的主角,从开始到结束,贯穿于我生命的全部!
此致
献上儿子最最崇高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