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母亲的菠菜糊糊

2017-03-21 09:03 来源:菏泽日报

    春天到来的时候,母亲会不断地给我们做很多次菠菜糊糊。虽然每个季节她都会隔三差五地做一次菠菜糊糊,但唯有春天的菠菜糊糊喝起来更使我们食欲大振,回味无穷。散布在葳蕤的冬小麦中的菠菜经过冬天的洗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充分的养分,吃起来更使我们舌下生津,感觉独特。菠菜糊糊只不过是粗茶淡饭的一种,算不上什么山珍海味,更无法登上大雅之堂,但是母亲做的菠菜糊糊,常使我们百吃不厌,无法忘怀。
    母亲做菠菜糊糊讲究炊具的使用,她当然不会选择考究的电锅和蹲在煤球炉上的钢精锅,这些器皿烧出来的糊糊汤显得沥,舌下总有一种糊味,失去了菠菜糊糊的特有味道。盘在厨房的土灶是母亲用来烧糊糊的最好灶具,做饭前,她用清水把铁锅刷上几遍,然后掏净锅灶里面的柴灰,这才往锅里添水、搭配熬粥的各种食材。
    今年春来得迟,虽然腊月尾梢就立春了,但是年后一场倒春寒使空气再一次跌到零下。一场凛冽的北风刮了数天之后,突然在一个明丽绚烂的早晨改变了风向,温和的南风挟裹着春天的气息好像躲在树杈上的鸟雀噗噜噜一下子飞了过来,整个世界立马脱下灰暗的冬衣,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生机盎然。
    母亲甩下臃肿的棉衣,挎着竹篮,沿着解冻后的小河到冬麦田里剜菠菜。猫了一冬,她健步如飞,兴趣盎然,好像一个准备去完成一件期望许久的事情的孩子。每年种完冬小麦,母亲都要在麦垄间撒几垄菠菜,既不耽搁小麦的生长,又可以填补味蕾上的满足。眼下小麦刚返青,垄畦里的菠菜已经长出了宽大的叶子,肥硕墨绿,每一片茎叶仿佛浸染着冬日霜雪的风骨,看着让人心生垂怜和喜爱。
    中午,母亲把菠菜的根须摘去,洗净上面的纤尘,然后晾在瓦盆里。阳光也来凑热闹,在风的簇拥下给绿油油的菠菜披上一层透明的外衣,整个中午,院子里始终氤氲着一种无可名状的喜悦气氛。在我们下班之前,母亲已经准备好了菠菜糊糊的所有食材,比如黄豆、花生米、五香粉、葱花、纯红薯粉条,那些豆类的食材都是母亲亲自在地里种出来的,一样样装在布袋里挂在堂屋的窗棂下面,吃的时候,母亲会把小布袋取下来,一样样把东西倒在簸箕里,扇出秕子,然后把霉变或者被虫子啃咬过的一粒粒捡出来。其实在糊糊里放这些豆类,母亲完全是尊重我们的口味,这些年她的牙齿几乎掉光了,虽然装了一副假牙,但是母亲仍然咬不动那些东西。舀碗的时候,母亲先把稀汤舀在自己碗里,然后才用勺子给我们舀锅底的沉淀物,她谙熟每一个孩子的口味,有的爱吃菠菜和花生米,就用勺子多舀这些东西。有的爱吃粉条,母亲就左手执勺,右手拿竹筷,把锅里的粉条大部分笊到这个孩子的碗里。母亲站在一旁,看着我们吃的风卷残云,脸上挂着幸福满足的微笑,时不时把勺里的干货倒进我们碗里。
    母亲做的菠菜糊糊味道独特,色泽鲜美,喝罢一碗,余兴未尽,接着还要喝第二碗,第三碗,一锅菠菜糊糊很快被我们席卷而空。徜徉在美食后的惬意悠闲中,对母亲烧制的菠菜糊糊有了另一层理解:虽然眼下母亲已是耄耋之年,但是为了我们,她始终心态年轻,任劳任怨,每天一日三餐地为我们忙碌,不断变着花样调试着舌尖上的口味,这种挚爱是无私的,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种爱心,使我们悟透了生活的含义,更使我懂得了什么是人间真情。
 

上一篇:口头禅

下一篇:遥望童年的风筝

无线菏泽

菏泽报业传媒有限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