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滩区迁建,将圆菏泽14.7万人“安居梦”

2017-08-25 14:53 来源:未知

菏泽报业全媒体消息(牡丹晚报记者 姜培军) 牡丹晚报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了解到,菏泽滩区迁建工程目前有序进行,到2020年将解决菏泽滩区未迁建安置14.7万居民的安居及生产问题。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迁建工程,也是滩区百姓盼望已久的工程,将解决菏泽滩区未迁建安置14.7万居民的安居及生产问题。黄河在菏泽境内全长185公里,共有滩区13处,滩区面积504.8平方公里,目前滩区内未迁建安置人口14.7万人。其中,东明县涉及焦园、长兴集、沙窝、菜园集等4个乡镇、64个行政村、148个自然村、32539户、119680人;牡丹区涉及李村镇郝寨1个自然村、263户、953人;鄄城县涉及李进士堂、董口和旧城等3个乡镇16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8162户、26344人。

搬迁模式分村台安置和外迁安置两种,村台安置是在距离黄河大堤较远的村统一淤筑村台,在村台上建设房屋集中安置群众;外迁安置是对距离黄河大堤较近的村进行滩区外迁集中安置。到2020年底,在滩区建设安居村台30个,滩区外迁新建社区4个。其中村台建设:东明县新建24个、扩建1个,鄄城县新建5个,共安置3.88万户、13.9万人,分4年完成。滩区外迁2313户8019人,其中牡丹区1个村,郝寨行政村263户、953人,拟建1个社区;鄄城9个自然村、2013户、7103人,拟建3个社区。

菏泽滩区迁建工程于2016年11月开始部署,目前已经完成了项目可研报告、防洪评价报告、地质勘探报告、实施方案编写等工作。今年5月,东明县焦园乡8号新村建设开工,标志着菏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正式启动。

据了解,8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 《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确保黄河行洪安全前提下,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考虑搬迁安置、经济发展、就业创业、生态建设等,培育新的增长点,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滩区迁建中作用的同时,在迁建模式、安置区选址、任务安排等方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省级统筹多渠道建设资金,全省“一盘棋”推进。规划总投资需要260.06亿元,其中外迁安置工程投资95.85亿元,就地就近避洪工程投资157.2亿元 (其中,就地就近筑村台115.3亿元,筑堤保护24亿元,旧村台改造提升17.90亿元),撤离道路改造提升投资7亿元。

上一篇:“一带一路”上有了菏泽食品!

下一篇:告别“秋老虎”,菏泽气温今起一路走低

无线菏泽

菏泽报业传媒有限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