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了5亿就想跑?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没那么简单
2017-10-13 11:06 来源:未知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 图/海外网
>>最新消息
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小时后,以色列表示也将退出
美国国务院12日宣布,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因包括该组织存在“针对以色列的持续偏见”。(来源:海外网)
数小时后,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说,以色列赞赏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已着手准备同时退出该组织。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声明中表示,美国的这一决定是“勇敢而有道义的决定”。
声明说,内塔尼亚胡要求以色列外交部作好与美国同时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准备。(来源:新华社)
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 图/中新网
>>此前报道
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拖欠会费5亿美元
据法新社12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报道称,此前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曾于9月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传达了这一决定。他在9月份联合国大会期间告诉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考虑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后,美国将以观察员国身份继续在教科文组织保持影响。
2011年,美国曾以国内法律限制为由停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缴费,当年即砍掉了8000万美元的会费,占教科文组织预算的22%。美国因此丧失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的投票权。该机构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预算,并制定一系列涉及全球教育、科学和文化的方案。
此前有媒体援引美媒报道称,美国不缴会费的后果是,拖欠的会费年年膨胀。如今美国已拖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费5亿美元。(来源:中新网)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最重要的原因是该组织中存在针对以色列的偏见
根据相关条款,美国的退出将于2018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希瑟·诺尔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决定并不轻率,美国不但考虑到对拖欠会费的忧虑,还认为该组织迫切需要改革,最重要的原因是,该组织中存在针对以色列的偏见。(来源:海外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 图/中新网
>>各方反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美退出表示遗憾 是多边主义的损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12日就美国宣布退出该组织发表声明,对这一决定表示“深切遗憾”,并认为这是多边主义的损失。
博科娃说,与暴力极端主义斗争需要努力促进教育和文化对话,十分遗憾在此时美国退出了负责这一战斗的联合国机构;全球各地冲突仍在肆虐,撕裂社会,十分遗憾在此时美国退出了负责推广教育、促进和平与文化保护的联合国机构。
博科娃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仍未完成,将继续前进来建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平与平等的21世纪,因此需要所有国家的参与。
她说,尽管美国从2011年以来拒绝缴纳会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之前的合作伙伴关系仍在不断深化。她相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扫盲、提升教育质量、加强科技合作等方面的工作符合美国民众期待。
注:2011年10月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投票通过关于巴勒斯坦以成员国身份加入该组织的提案,美国和以色列对此表示不满,两国随后停止缴纳会费。2013年11月,美国、以色列等12个国家丧失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投票权。(来源:新华社)
法外交部:对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遗憾
当地时间12日,法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对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决定表示遗憾。
声明称,如今国际社会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尤为重要,而该组织的未来对其总部所在的法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法国致力于在教科文组织的职能领域开展行动,尤其是在教育、预防极端化和保护濒危遗产等方面。声明还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如今更加需要一项共同的规划,来使各成员国之间重建互信,超越政治隔阂,为教科文组织的使命服务。(来源:央视新闻)
俄称遗憾美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但组织无损失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评论称,美国的决定让该组织的情况更严峻,俄罗斯对此表示遗憾。不过,俄罗斯外交部特使、前俄罗斯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米特罗法诺娃则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美国退出后不会有任何损失,因为美国没有给该组织带来任何好处。(来源:海外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厦 图/海外网
>>前方解读
夜里,重磅消息传来: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侠客岛第一时间联系了位于前方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的岛叔“任我行”,请他为我们做出了解读。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1、现在前方的情况如何?大家对这个消息的反应是什么?
任我行:可以说现在总部楼道里正弥漫着失望的情绪。但这件事,大家也并不惊讶,因为此前也有过美国即将退出的传闻。
事实上,教科文组织真正“哀鸿遍野”,是在去年特朗普当选时。此前,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和希拉里及其竞选团队关系非常好,如果希拉里当选,甚至有望把前几年美国拖欠的会费补上。但是特朗普竞选期间的言论已经表明不相信多边主义,因此在大选结果揭晓的那一刻,美国退出就已有苗头。
同样,特朗普上台之后,一直没有任命美国常驻教科文组织的大使,只有一个副代表在这儿。退出当然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决定。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宣布这一消息的时机。要知道,今天(12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任总干事竞选的倒数第二轮,一切顺利的话,明天就是最后一轮,马上就会揭晓结果了。过几天还要召开2年一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都在这儿。在这个节骨眼上宣布退出,真是特朗普其一贯的“抓眼球”的作风。
图/侠客岛
现在(注:通话时),总干事正在接受采访,官网也发了文章。总干事说到,已经收到蒂勒森的信,对此表示遗憾,事实上,此前几天,美国官方已经派人进行过沟通了。
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教科文组织总部时,在演讲中,他提到总部大楼前用多种语言镌刻的那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是一个美国诗人说的,也是教科文组织宪章的开篇语。
总干事也列举了一系列跟美国的合作,共享的价值观,包括美国对教科文组织的启发,比如197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等等。因此她说“这是美国的损失”、“教科文组织的损失”、“联合国大家庭的损失”、“多边主义的损失”。
教科文组织经常被称为联合国的“灵魂”。美国的退出,可能会留下一个巨大的真空,这个真空会由其他国家填补。
图/侠客岛
2、我们知道,美国从2011年起就一直拖欠着该组织的会费,至今已有5亿美元之多。当时还是奥巴马政府。美国为什么会拖欠会费?退出之后,这笔钱还会还吗?
任我行:起因是2011年教科文组织批准巴勒斯坦成为正式成员国。此前巴勒斯坦只是观察员。我们知道美国跟以色列是坚定盟友,教科文组织此举,相当于是“冒大国之大不韪”,变相承认了巴勒斯坦是一个国家,这当然是美国和以色列不能容忍的,况且当时美国国会也是由共和党控制的。因此当年度,美国就以不符合国内法律为由,砍掉了8000万美元的会费,占该年度教科文组织会费的22%。以色列当然也停掉了交会费。
不光他们,英国、日本今年的会费也没交,按说7-8月就该交了。英国的理由是教科文组织“管理混乱”;日本则是因为中韩等国要联合申报慰安妇史料的世界记忆遗产,实际上是以拖欠会费为要挟,希望阻止这样的申报。日本2015年的会费也是拖到了2016年才交的。
目前,排名前三的会费国是美国、日本、中国。美国22%,日本9%多,中国7.9%左右。跟联合国会费的缴纳比例算法基本一致。
美国退出之后肯定不会补缴会费的,想都不用想。本来计划的就是希拉里上台之后能补,但也只是补一部分。
美国的拖欠以及此次退出,对教科文组织运转影响很大。近六年来,教科文组织基本没有招聘正常的职员(教科文组织正式雇员的薪水从各国缴纳的会费中支出),也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开展。
这也不是美国第一次退出。1983年,美国就以教科文组织“充满了反西方论调,具有危及新闻自由和自由市场的因素”,其活动“过于政治化”为由表达了退出的意向,之后在1984年退出了。1985年英国也跟着退出。直到2003年小布什期间,美国才重新加入。
图/侠客岛
3、美国为什么对教科文
组织不满?此前拖欠会费对美国有什么影响?美国虽然退出,但有可能继续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这对未来有什么影响?
任我行:根本原因就一个,在这里,美国经常感到自己的意志得不到贯彻。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机构”,也是一个“多边分子的机构”,一个国家一票,美国没有否决权。因此,美国才会“不屑”、“不满”、“不给钱”。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巴以问题。今年7月,巴勒斯坦的希伯伦老城申报世界遗产成功,而它位于以色列控制之下——这引发了以色列的强烈不满,甚至当时就有报道,巴以双方大使在现场发生了冲突。
每年两次的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会议,都会谈论以色列占领下的巴勒斯坦的遗产、教育的保护状况。每到这时,美国都会发动其他国家,不要支持巴勒斯坦,但经常无法达到目的。克里米亚问题也会在这儿谈,但西方国家占多数,所以经常投票结果是谴责俄罗斯;但在阿拉伯问题上很难,因为很多发展中国家,从感情上是支持巴勒斯坦的。当然,近几年,在美国的引导下,投弃权票、反对票的也在稳步增长。包括最近,教科文组织提出,要制订互联网空间的伦理规则,美国也不高兴。
近年来阿拉伯力量在教科文组织中稳步增长。新一轮总干事竞选,8个候选人有4个是阿拉伯人,目前最有希望的则是卡塔尔、埃及、法国的(候选人是法国总统钦点的法国文化部长)。但对这几个有竞争力的候选人,美国都表达了强烈的不信任。当然,欧美国家不会选择阿拉伯国家的候选人;以色列也会发动他的朋友反对。
图/侠客岛
不交会费对美国在这个组织中发挥作用并没有什么影响,组织中的美国雇员也是比较活跃的。虽然不交钱,但不影响美国在执行局中发挥一定作用(这也是教科文组织日常实际发挥作用的主要机构),也不影响美国国际职员的安排聘用。当然,美国目前在教科文组织的50多个国际职员,要逐步退出(合同两年到期时,不再续聘),因为不是会员国了,就不能占用地理配额了。这些人不是美国政府雇员(是教科文组织的国际雇员),就得另外找工作了。
当然,美国不交钱还能当选执行局委员,这本身已经让很多国家感到非常不满了。两年前,美国要竞选执行局委员,克里坐着飞机就来了巴黎,安排宴请,很多国家大使都去了。第二天一选,美国依然是委员。不交会费还能享受权利,这种情况换成其他国家都很难想象,也是美国的强权和实力。
在教科文组织,美国的这种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大家私下里交流都对美国不满,美国说要开个会,大家也都去。这就是影响力。那些小国的代表如果不听美国的,美国大使说不定抄起电话就给该国总统或外长打电话参上一本了。
其实,美国就算连观察员都不是,他的小弟们也依然会执行其意志,依然可以发挥其影响,比如日本。即使不是观察员,也不影响合作,也不会褫夺美国已有的世界遗产的称号,但你以后就不能申报了。
图/侠客岛
4、我们印象中的教科文组织是比较高大上的。它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任我行:教科文组织的工作领域有五个: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信息与传播。我们说“大象无形”,它的影响之深远,很多时候“日用而不知”。
举个例子,教科文组织70周年纪念活动时,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来了,讲了一个故事。他说自己小的时候,似乎是朝鲜战争刚结束时,拿到的第一本教材上面就写着,“本教材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出版”。刚刚我们的可可西里、鼓浪屿申请世界遗产成功,世界遗产、非物质遗产、文化多样性这些概念,都是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包括像生物伦理、医学伦理、科技伦理、互联网空间伦理,这些前瞻性领域的规则制订,也是教科文组织在领导进行。
就包括故宫(微博)的客流量限制啊、遗产的保护理念啊,已经不仅影响专业人员,也深入百姓心中。我们今天熟悉的全民教育、男女平等,都是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推广工作。甚至酒店、学校、景点的残疾人设施推广,也跟教科文有关。这就是用规则规范来引导。
教科文组织还有一个政府间海洋委员会,是联合国系统唯一的海洋领域合作的平台。中国的永暑礁的观测站,怎么证明是中国的?1978年时候就在那儿插了两面旗,一个联合国的,一个中国的。这就是证据。
教科文组织还是援助机构。亚非拉国家在某些方面有欠缺,它提供援助。大部分是技术支援,也有一些具体资金。比如尼泊尔的佛塔倒了,第一时间去支援;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炸了,也在修复中;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城被IS破坏,也组织专家、国际力量去协调。
它是一个出规则、出思想的地方,也是国际合作的平台和网络。
图/侠客岛
5、我们看到特朗普上台之后,已经用很多行动表达了对多边主义的排斥,比如退出巴黎协定、要求盟友承担更多义务、重新去谈判各种自贸协定,等等。所以,此次退出教科文组织,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根本上的理念分歧?
任我行:没错。理念上的分歧是根本。如果不相信“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如果不相信多边合作能让世界更美好,如果不相信要尊重文化、个体、大小不一的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就不会参加教科文组织的合作。所以,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发表演讲,提出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在这个舞台上可以说得到了强烈的共鸣。
这并不是虚言。这样的信息由一国最高领导人发出,本身就是重要信号。奥巴马和特朗普根本不相信这些,所以他们不会说,美国也不会签署《文化多样性公约》。公约要保护土著、保护弱势文化,但是美国要保护好莱坞的强势文化输出。这就是根本的、结构性的矛盾。
中国领导人坚持的是,要把联合国作为国际治理的核心,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是会费大国,也是尊重国际组织、推行国际合作的典范。无论是地方、民间、学术界,跟教科文组织都有浓厚的兴趣,也愿意承担更多的义务。美国退出后,中国将成为第二大会费国,我们还是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任尔东西南北风”。(来源:侠客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外的国旗 图/新华社
>>相关链接
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已不是第一次
1984年12月,美国就直接宣布退出该组织。2002年9月1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第57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发言时宣布,美国重新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时隔19年之后,美国重返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46年11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现有195个成员,是联合国在国际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成员最多的专门机构。该组织旨在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合作,对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贡献,其主要机构包括大会、执行局和秘书处。(来源:新华社)
(北京时间综合新华社、中新网、海外网、侠客岛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