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地方标准《黄河滩区村台建设规范》顺利通过专家审查
2020-05-14 15:53 来源:网络整理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 欣)5月13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菏泽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日前,该局和菏泽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组织召开了《黄河滩区村台建设规范》菏泽市地方标准审查会,顺利通过专家一审查。该标准实施后将有效指导和规范我市黄河滩区村台建设工作的开展,尽快达成稳定脱贫的目的。
审查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标准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主要起草过程完整、严谨,其结构、编写规则、规范性技术要素等符合GB/T 1.1-2009的要求。标准确定的各项内容符合菏泽市黄河滩区村台建设规范的现状和实践要求。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先进,可操作性强。该标准实施后将有效指导和规范我市黄河滩区村台建设工作的开展,尽快达成稳定脱贫的目的。同时,与会专家针对标准的部分条文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2019年5月30日,东明县焦园乡8号试点村台社区工程建设启动。那一刻,前汤庄村68岁的老人汤守信眼睛里噙满了泪花,他喃喃地说:“要有新家了,再也不怕水了。”
曾经,黄河泛滥让滩区人民饱受艰辛。“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周期轮回,是滩区群众居住难、生活难的真实写照。为早日实现滩区群众的“安居梦”“幸福梦”,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启动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
据悉,菏泽市是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主战场。黄河在菏泽境内长185公里,共有滩区13处,面积504平方公里,滩区内居住人口14.7万人。我省黄河滩区迁建28个新建村台都在菏泽,其中东明县搬迁人数最多、建设任务最重,涉及4个乡镇12万人。随着菏泽市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村台社区工程开工,滩区居民的“安居梦”“幸福梦”更近了。
《建设规范》正式发布后,将有助于我市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将使生活在黄河滩区的14.7万菏泽百姓彻底摆脱洪水威胁,更将从根本上解决滩区群众脱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