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市立医院独立完成全市首例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

2020-05-18 09:21 来源:网络整理

本报讯(记者 王 浩)“现在眼睑下垂好多了,真是太感谢李医生了。”近日,市立医院卒中中心再次完成技术突破,81岁的刘某在进行介入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手术后,恢复良好。这是我市独立完成的第一例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标志着市立医院卒中中心脑血管病治疗水平再上新高度。

据了解,患者刘某因“右侧眼睑下垂伴视物重影半月余”入院。经核磁共振和MRA检查提示右侧海绵窦段动脉瘤,进一步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动脉瘤大小为11×12mm,瘤颈13mm,属于大型动脉瘤,患者眼部症状考虑为动脉瘤压迫海绵窦部位颅神经所致,需尽快解除占位效应以缓解症状减少痛苦。

术前卒中中心团队进行多学科讨论一致认为:该病例诊断和手术指征明确,传统治疗方案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该方案缺点主要是复发率高,占位效应缓解率低。首选的方案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该方案只需植入一枚高金属覆盖率的支架且不用填塞弹簧圈,利用其良好的血流导向作用达到治愈动脉瘤的目的。

“血流导向装置植入对支架释放技术要求高,患者已81岁高龄,很可能发生支架推送困难,释放支架张力不好控制等情况;另外,动脉瘤瘤颈宽,释放技术要求高,支架有可能掉进动脉瘤内导致手术失败;再者,患者大脑中动脉硬化斑块中度狭窄,反复调整支架血栓事件发生率高。”市立医院医务部主任吴保凡告诉记者。

面对重重压力,5月9日,主治医师李文帅在张全忠副院长指导下,按术前计划在全麻下为患者进行介入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手术。“在手术中,一次次寻找释放点,失败了就再找、再释放,整个释放过程接近一小时。”李文帅告诉记者,当时心想不能放过任何一丝希望。汗水已经湿透了李文帅的全身,经过将近3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病人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病情平稳,无神经功能障碍,眼睑下垂也明显好转,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吴保凡说,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目前主要在省级以上医院开展,此次复杂高难度手术顺利完成必将为区域内复杂脑血管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上一篇:园林绿化为“创城”添彩

下一篇:孩童误食药物 交警紧急护送就医

无线菏泽

菏泽报业传媒有限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