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变“打折神器”商家发力“后高考经济”
2016-06-16 11:28 来源:牡丹晚报
记者 武 霈 通达
虽然高考已渐行渐远,但高考衍生出的“后高考经济”“后高考心理”等现象还在发酵,“后高考时代”才刚刚开始。昨日,牡丹晚报记者走访中发现,各种形式的考后放松娱乐活动带“火”了消费市场,一些嗅觉敏锐的商家纷纷向考生们抛出橄榄枝,而考生手中的准考证,俨然成为“打折神器”,餐饮、旅游、健身处处优惠,尤其是数码产品更受学子们的青睐。
准考证变 “打折神器”,数码产品销量翻番
“凭高考准考证优惠获赠礼品”“凭准考证可以参与优惠活动”“凭准考证购物满xx元减xx元”……从高考开始,商家们纷纷看准时机,在校园外发放广告单,并利用准考证作为打折卡,定向精准选择促销的目标人群——高考考生。对于商家的这些促销,一些学生欣然接受,因为不少促销的内容,正是他们想要的,如手机、旅游、驾校等。其中,数码商场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牡丹晚报记者在市中华路一家数码商场内发现,来此购物的学生络绎不绝。
不仅如此,牡丹晚报记者随后走访菏泽亿维数码、万特广场、苏宁电器等各大商城发现,对众多数码商场和专卖店来说,今年的消费群体大多是 “90后”高考生,甚至是“00后”中考生,与往常的主消费群体“80后”相比,他们的品牌观念和时尚意识都要强,是典型的 “潮消费”一族;而在众多的数码产品中,苹果手机、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尤其受青睐。
在市牡丹路的一家手机柜台前,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给顾客介绍手机性能。该工作人员介绍,考生凭准考证到店购机,可根据机型的不同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近期由家长带领前来购机的考生占营业额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估计过一段时间生意会更好。据往年经验,高考后的两个月销售量和客流量是平时月份的3—5倍。
游+娱,“放松型消费”受青睐
采访中,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后高考消费”不仅带动了数码产品等潮流产品,饭店聚餐、KTV唱歌和假期旅游等旅行娱乐性的消费同样火爆。
“从高考结束一直到今年的9月1日,考生持准考证前来就餐,根据时间段的不同我们会赠送相应的礼品,并享受8.8折优惠。”市和平路一家饭店的负责人告诉牡丹晚报记者。
6月8日下午5时,我市2016年普通高考正式结束。在牡丹区二十一中学门口,记者看到许多考生正在商量聚餐一事。“以后上了大学,天南地北的,再聚在一起很难,所以大家希望能一起吃个散伙饭。”考生孙超说。
牡丹晚报记者也从各大饭店了解到,不少饭店已陆续接到一些订单。“每年高考结束后几天,大包厢的需求量和预定量便会增多。”市区一家餐饮店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同时,记者也看到不少饭店针对高考生推出一些套餐,打出“谢师宴”“庆功宴”等考后套餐宣传牌,其价格低至几百元,高至几千元不等。
除了聚餐,约上几个同学去飙歌,也成为众多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释放压力的首选。
位于市东方红大街的一家KTV负责人介绍,高考结束当晚,就有很多学生前来K歌,此后,前来唱歌的学生更是有增无减,“现在唱歌的以学生居多,以前空置的下午包时间,这两天都爆满。”该负责人对记者说。
“我打算和同学或者父母外出旅游,好好地亲近大自然。”经历了一年的紧张备考,考生刘萌萌表示,终于可以放松一下。
采访中,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高考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都是精神和体力消耗最大的一场战役,因此高考后的“减压旅游”已经成为考生放松身体及精神的一种有效方式。一些旅行社也抓住了这个商机,推出了不少专门针对考生的旅行线路,“北京夏令营”“港澳亲子游”“昆明、大理、丽江6日游”等原本既定的路线融入了“全民暑假、考生度假”的元素,加上“毕业季”“致青春”等特殊词语,更加吸引考生。
心理专家:“后高考时代”应避免过度消费
“后高考时代”带动部分产品、行业火爆,但也引起部分市民的担忧。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电子词典这些似乎都不能少。可面对品种繁多、促销不断的数码产品市场,我担心会落入一些价格虚高、偷换概念的消费陷阱。”家住菏泽中达尚城小区的吴女士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儿子刚参加完高考,她想送孩子礼物,可看着到处是“考生减价”“开学特价”的标语,不免有些担忧。
对此,菏泽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柴清华表示,出现考后消费热现象,可能是因为部分考生和家长理财观念淡薄,也可能是为了消费而消费,甚至是家长与考生出现了攀比心理。数码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不少商家在专业术语上混淆概念,以“特价优惠”等词语做噱头,所以,理性消费比较重要,看重实用性才是关键。
“考生和家长在选取数码产品和其他消费品时,一定要做好‘功课’,购买数码产品前要事先了解相关消费知识,买之前想一想‘有用吗’‘合适吗’‘浪费吗’三句话,这样才会避免过度消费。”柴清华提醒。
虽然高考已渐行渐远,但高考衍生出的“后高考经济”“后高考心理”等现象还在发酵,“后高考时代”才刚刚开始。昨日,牡丹晚报记者走访中发现,各种形式的考后放松娱乐活动带“火”了消费市场,一些嗅觉敏锐的商家纷纷向考生们抛出橄榄枝,而考生手中的准考证,俨然成为“打折神器”,餐饮、旅游、健身处处优惠,尤其是数码产品更受学子们的青睐。
准考证变 “打折神器”,数码产品销量翻番
“凭高考准考证优惠获赠礼品”“凭准考证可以参与优惠活动”“凭准考证购物满xx元减xx元”……从高考开始,商家们纷纷看准时机,在校园外发放广告单,并利用准考证作为打折卡,定向精准选择促销的目标人群——高考考生。对于商家的这些促销,一些学生欣然接受,因为不少促销的内容,正是他们想要的,如手机、旅游、驾校等。其中,数码商场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牡丹晚报记者在市中华路一家数码商场内发现,来此购物的学生络绎不绝。
不仅如此,牡丹晚报记者随后走访菏泽亿维数码、万特广场、苏宁电器等各大商城发现,对众多数码商场和专卖店来说,今年的消费群体大多是 “90后”高考生,甚至是“00后”中考生,与往常的主消费群体“80后”相比,他们的品牌观念和时尚意识都要强,是典型的 “潮消费”一族;而在众多的数码产品中,苹果手机、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尤其受青睐。
在市牡丹路的一家手机柜台前,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给顾客介绍手机性能。该工作人员介绍,考生凭准考证到店购机,可根据机型的不同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近期由家长带领前来购机的考生占营业额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估计过一段时间生意会更好。据往年经验,高考后的两个月销售量和客流量是平时月份的3—5倍。
游+娱,“放松型消费”受青睐
采访中,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后高考消费”不仅带动了数码产品等潮流产品,饭店聚餐、KTV唱歌和假期旅游等旅行娱乐性的消费同样火爆。
“从高考结束一直到今年的9月1日,考生持准考证前来就餐,根据时间段的不同我们会赠送相应的礼品,并享受8.8折优惠。”市和平路一家饭店的负责人告诉牡丹晚报记者。
6月8日下午5时,我市2016年普通高考正式结束。在牡丹区二十一中学门口,记者看到许多考生正在商量聚餐一事。“以后上了大学,天南地北的,再聚在一起很难,所以大家希望能一起吃个散伙饭。”考生孙超说。
牡丹晚报记者也从各大饭店了解到,不少饭店已陆续接到一些订单。“每年高考结束后几天,大包厢的需求量和预定量便会增多。”市区一家餐饮店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同时,记者也看到不少饭店针对高考生推出一些套餐,打出“谢师宴”“庆功宴”等考后套餐宣传牌,其价格低至几百元,高至几千元不等。
除了聚餐,约上几个同学去飙歌,也成为众多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释放压力的首选。
位于市东方红大街的一家KTV负责人介绍,高考结束当晚,就有很多学生前来K歌,此后,前来唱歌的学生更是有增无减,“现在唱歌的以学生居多,以前空置的下午包时间,这两天都爆满。”该负责人对记者说。
“我打算和同学或者父母外出旅游,好好地亲近大自然。”经历了一年的紧张备考,考生刘萌萌表示,终于可以放松一下。
采访中,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高考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都是精神和体力消耗最大的一场战役,因此高考后的“减压旅游”已经成为考生放松身体及精神的一种有效方式。一些旅行社也抓住了这个商机,推出了不少专门针对考生的旅行线路,“北京夏令营”“港澳亲子游”“昆明、大理、丽江6日游”等原本既定的路线融入了“全民暑假、考生度假”的元素,加上“毕业季”“致青春”等特殊词语,更加吸引考生。
心理专家:“后高考时代”应避免过度消费
“后高考时代”带动部分产品、行业火爆,但也引起部分市民的担忧。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电子词典这些似乎都不能少。可面对品种繁多、促销不断的数码产品市场,我担心会落入一些价格虚高、偷换概念的消费陷阱。”家住菏泽中达尚城小区的吴女士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儿子刚参加完高考,她想送孩子礼物,可看着到处是“考生减价”“开学特价”的标语,不免有些担忧。
对此,菏泽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柴清华表示,出现考后消费热现象,可能是因为部分考生和家长理财观念淡薄,也可能是为了消费而消费,甚至是家长与考生出现了攀比心理。数码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不少商家在专业术语上混淆概念,以“特价优惠”等词语做噱头,所以,理性消费比较重要,看重实用性才是关键。
“考生和家长在选取数码产品和其他消费品时,一定要做好‘功课’,购买数码产品前要事先了解相关消费知识,买之前想一想‘有用吗’‘合适吗’‘浪费吗’三句话,这样才会避免过度消费。”柴清华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