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催火咨询业
2016-06-20 10:31 来源:牡丹晚报
记者 武 霈 长天
高考结束后,考生、家长纷纷忙着预估考试成绩、查看招生信息,准备即将到来的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是一场重要性不亚于高考的“战争”,如何选择学校、专业、城市,让迷茫的家长们忧心忡忡,随着分数公布日期的临近,一些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培训班和讲座应运而生,并受到家长的追捧,甚至一些家长不惜花钱选择“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志愿填报指导生意火爆。
高考分数公布临近,高考志愿咨询机构“爆棚”
6月17日上午,牡丹晚报记者来到市和平路与丹阳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教育机构,在一间大约50平方米的房间内,整齐地摆放着十几张课桌,每张课桌前都坐满了慕名而来的家长和学生。一名讲师正在投放的课件下侃侃而谈,家长们或拍照或记录,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听讲。同时,还不停地有家长和学生陆续走进教室,因为空间狭小,他们只能坐在墙角处。记者粗略统计,这间小屋内容纳了近50余名家长和学生。
“我在一个考生家长的微信群里得知了这所志愿填报机构,当知晓他们聘请了一位专家进行免费讲座时,便立刻带着孩子来听讲了。”一位李姓家长说,“孩子没有明确的学校和专业,而我们也不懂,希望通过讲座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随着分数公布日期的临近,类似这种的高考志愿填报讲座和培训班越来越多,而且多数都集中在周末。“七分靠分数,三分靠志愿”成为最吸引家长们的标语。高考改革为志愿填报增添了更多变数,志愿咨询服务应运而生。近几年,每逢6月中下旬,菏泽城区就会涌现出很多志愿咨询服务机构,在很多场所或者课堂都能看到成规模的讲座,而且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这些讲座都会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通过对政策、形势、数据的分析,从专业、学科选择的角度入手,为考生及家长解答高考志愿填报的各类问题,并向广大考生提出在地域、学校、专业选择方面的建议,提示往年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出现的误区。
家长考生奔走几十里,渴望讲座能助“一臂之力”
“关于志愿报考,我们啥也不懂,本来寻思着等分数出来了找合适的学校填报就行了,没想到填报志愿竟然这么复杂,分数优先、专业优先和分数级差等等因素对录取都会有影响,孩子寒窗苦读取得了心仪的分数,既不能掉档,又不能浪费分数,很有必要咨询专家选择志愿。”学生家长刘蒙对记者说。
如果把考场上的笔试比作是考生正面的拼杀,那么填报志愿就是背后的搏弈。“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是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共识,十年寒窗不易,为了避免“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情况出现,不少家长开始提前关注志愿选择。
牡丹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家长对志愿填报都是一知半解,甚至连招考政策都不甚了解。随着高考改革逐步深入,取消文理分科、减少考试加分、完善录取方式等一系列新政相继出台,志愿填报、招生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无不发生着变化,一些迷茫的家长或者是有名校情结的考生,因为对政策的不了解和对未来的困惑,只能把分数作为志愿填报的“指挥棒”。
在讲座现场,牡丹晚报记者遇到了一位牡丹区马岭岗镇的家长孙先生。孙先生介绍,他是一位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高考填报志愿实在是一窍不通,担心孩子填报时 “抓瞎”,高考结束后便一直关注志愿填报的讲座。由于家在农村,为了不耽误听讲,他和孩子凌晨6点就从家里出发,往菏泽城区赶。
“如果高考分数是一件产品的话,那么填报志愿就是销售产品,产品的制造固然重要,销售环节同样不能落下,生产了一件好东西却不能卖个好价钱岂不是很亏。”有考生家长这样形象地比喻道,“所以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专家身上,希望他们能助孩子一臂之力。”
一讲师每天指导20余位考生
牡丹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专家、讲师在通过讲座为考生、家长讲解志愿填报知识的同时,还会采取“一对一”咨询服务,根据考生估算的分数和愿景选择学校和专业,咨询业务同样十分火爆。
张萌是一位在教育培训行业多年工作的高考志愿规划师,每年高考结束后,拜访他的家长和考生总是络绎不绝。他告诉牡丹晚报记者,今年他已经为100多个考生进行了咨询服务,平均每天约谈20多个。
张萌告诉牡丹晚报记者,高考志愿填报是家长信息不对等的搏弈,因为对政策、学校、专业的不了解,当看到往届有的考生以微弱的优势入档录取时,家长们会羡慕;当看到有的考生高分数却阴差阳错考入不理想的专业,乃至学之无味,退之可惜,复读又要面对诸多的未知因素,家长们会感到可惜,所以家长们会把求助的目光投向高考志愿填报的教育机构。
张萌建议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学校、专业和地域,而最重要的是要选择专业。“在当下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下,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业在就业时才有优势,如何更接近核心岗位,才是填报志愿时优先考虑的,尤其是菏泽考生,欲走进大城市,要有一技傍身,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十分必要。”张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