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专题:公共场所别丢了文明
2016-07-11 09:03 来源:菏泽日报
赵王河公园内市民吃饭剩下的塑料袋和纸盒
随着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环境优美且设施便利的公共休闲场所越来越多,但一部分人的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了其自身形象,同时也侵害了公众的利益。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公园、广场、市场等公共场所发现,乱丢垃圾、任意攀爬景点设施、在公园凳子上躺卧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
镜头一:7月5日上午10点,市区天香公园内,一位带孩子的母亲随手将卫生纸扔在了花丛中,而垃圾桶距离她仅一步之遥。
镜头二:7月5日中午12点,市汽车总站候车室内,一位等车的旅客脱掉鞋子,躺在座椅上。
镜头三:7月5日晚上9点,市区大剧院广场上,散落着不少饮料瓶、塑料袋等垃圾。
镜头四:7月6日下午2点,两位市民赤脚躺在公园座椅上......
镜头里的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折射着市民文明素养的有待提升。“也就是随手的事,又不浪费什么时间,自己的垃圾自己丢。”正在散步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两天天气太热了,在家待着太闷,来这儿跑跑步也凉快许多,但看着草地上的垃圾,感觉真破坏心情。“看到在公共场所丢垃圾的人,会感觉很不舒服,大煞风景不说,还影响别人,反正我是不会坐在一个没素质的人旁边。”市民杨小姐说。
7月5日晚上10点,记者再次来到大剧院广场,值班的保安告诉记者,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都会看到很多垃圾,都是前一天晚上市民出来乘凉时留下的。“有的人甚至让小朋友在这里大小便,真搞不懂这些人怎么想的。有的时候自己看到了,也只能劝几句,没什么办法。”
“夏季的工作量主要来源于市民乱丢的垃圾,虽然没有秋季工作量大,但乱丢的垃圾左一堆右一堆的,寻找就要浪费不少时间。”一位环卫工表示,有了良好的环境,大家健身、游玩才能开心和尽兴,如果满地都是垃圾,估计也没人来了。
除此以外,记者观察发现,在天香公园、牡丹广场、赵王河公园等公共休闲场所内,文明提示牌并不多见,且基本没有监督岗和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
记者 祝见华
公共广场、公园、大型绿地
测评办法:实地观察。
1.环境整洁,卫生状况良好,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乱贴乱画、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2.公共设施功能完好,无人为弄脏、无损坏。
3.公共厕所干净卫生,设立无障碍设施,功能完备,管理良好。
4.设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点,有相应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
5.在人员聚集、行走频次高的显著位置用电子显示屏、固定广告牌等媒介刊播公益广告。
6.在人流集中、出入必经的醒目位置设立大小、形状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的“遵德守礼”提示牌。
短评
让我们在公共场所优雅一些
在2015年度省级文明城市测评情况反馈中《市区内景点有无文明提示牌或监督岗》一项的测评中,在天香公园实测点的得分为0分。
公共场所人员相对集中且流动性大,人们相互之间接触频繁,供公众使用设备大多重复使用,人们在公共场所的不良行为、习惯,也极有可能对他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美好的环境要靠我们大家来维持,在工作休息的过程中追求休闲、放松、无拘无束本无可厚非,但这并不能成为放任自己、降低道德约束力的理由,对于不文明行为,政府部门的教育处罚、社会的宣传引导固然重要,而更多的,则要靠每一个人从自身的行为举止做起,从内在的市民素质提升和外在的硬件设施建设两方面来抓,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文明行为,提升我们的城市形象。如今,菏泽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公共场所的文明秩序显得极为重要,希望广大市民用文明、优雅的行为回应这优美的环境,让公共场所真正成为愉悦身心的地方。 祝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