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笔余额
2016-08-30 10:57 来源:菏泽日报
李同书
那些日子队长和爷爷忙得像两只不停运转的陀螺,他们白天在外面丈量土地,处理牲畜农具,晚上坐在煤油灯下核实账目,计算流水账。爷爷的算盘噼里啪啦,像布谷鸟的叫声,在夜色中响个不停。
队长坐在矮脚凳上,手里的烟锅一明一灭,橘红的灯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壁和天棚上,使他像一尊石雕一样充满了神秘。最后,队长再也熬不下去了,把烟锅在凳子腿上嗑了嗑,冲爷爷伸出手:“王二家的羊杂碎出锅了,给我十块钱,顺便买瓶酒。”爷爷仍然埋头扒拉算盘,好一会儿,从抽屉里摸出一张纸币,瓮声瓮气地说:“就别吃羊杂碎了,称一斤花生米吧。”队长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生产队就要散伙了,还要吝啬到啥时候。那天晚上,队长和爷爷喝得酩酊大醉。所有要处理的东西和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已经整理完毕,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生产队就要成为一部古老的书籍,成为永远的记忆了。爷爷把最后的一本账单摊在队长和大伙面前。他用干巴巴的声音把计算结果报告给了队长。队长吃惊地看着爷爷,不相信账本上还有最后一笔余额。他自始至终参与了爷爷的计算,固执地认为爷爷的账目走得分文不差。
爷爷说,最后那笔钱是他走完所有的账目以后忽然想起来的。那年小叔患了麻疹,需要到县医院治疗。当时家里没钱,奶奶卖掉了自己出嫁时的一对手镯,钱很快花光了,看着小叔脸上一片片红疙瘩,奶奶急得直哭。爷爷当时被奶奶哭闹得窝心,就从队里的小金库拿出三百五十块钱,替小叔交了医药费。这笔钱爷爷没告诉队长,想着秋收过后,用自己的余粮钱补上。没想到那年季节来到迟,过了霜降,地里的玉蜀黍才黄皮,耩上冬小麦,紧跟着又去护卫河筑堤,时间一长,那笔钱就忘了。
爷爷把三百五十块钱换成了一元的纸币,按户口簿的人数,正好每人一块钱。大伙看着算盘底下那笔钱,看着老会计头上的一缕缕白发,谁也没有动。爷爷把最后那笔钱发下去了。他好像从身上卸下一个沉重的包袱,他用手帕把那把破旧的算盘擦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双手交给队长,说,以后用不着了,你放起来吧。说完,转身走了。
爷爷走出去很远,一回头,看见队长和村里人站在原处,每人手里攥着他们的纸币,晚风中,那一张张纸币哗啦啦飘动着,像合唱着一首动人的歌谣……
那些日子队长和爷爷忙得像两只不停运转的陀螺,他们白天在外面丈量土地,处理牲畜农具,晚上坐在煤油灯下核实账目,计算流水账。爷爷的算盘噼里啪啦,像布谷鸟的叫声,在夜色中响个不停。
队长坐在矮脚凳上,手里的烟锅一明一灭,橘红的灯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壁和天棚上,使他像一尊石雕一样充满了神秘。最后,队长再也熬不下去了,把烟锅在凳子腿上嗑了嗑,冲爷爷伸出手:“王二家的羊杂碎出锅了,给我十块钱,顺便买瓶酒。”爷爷仍然埋头扒拉算盘,好一会儿,从抽屉里摸出一张纸币,瓮声瓮气地说:“就别吃羊杂碎了,称一斤花生米吧。”队长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生产队就要散伙了,还要吝啬到啥时候。那天晚上,队长和爷爷喝得酩酊大醉。所有要处理的东西和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已经整理完毕,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生产队就要成为一部古老的书籍,成为永远的记忆了。爷爷把最后的一本账单摊在队长和大伙面前。他用干巴巴的声音把计算结果报告给了队长。队长吃惊地看着爷爷,不相信账本上还有最后一笔余额。他自始至终参与了爷爷的计算,固执地认为爷爷的账目走得分文不差。
爷爷说,最后那笔钱是他走完所有的账目以后忽然想起来的。那年小叔患了麻疹,需要到县医院治疗。当时家里没钱,奶奶卖掉了自己出嫁时的一对手镯,钱很快花光了,看着小叔脸上一片片红疙瘩,奶奶急得直哭。爷爷当时被奶奶哭闹得窝心,就从队里的小金库拿出三百五十块钱,替小叔交了医药费。这笔钱爷爷没告诉队长,想着秋收过后,用自己的余粮钱补上。没想到那年季节来到迟,过了霜降,地里的玉蜀黍才黄皮,耩上冬小麦,紧跟着又去护卫河筑堤,时间一长,那笔钱就忘了。
爷爷把三百五十块钱换成了一元的纸币,按户口簿的人数,正好每人一块钱。大伙看着算盘底下那笔钱,看着老会计头上的一缕缕白发,谁也没有动。爷爷把最后那笔钱发下去了。他好像从身上卸下一个沉重的包袱,他用手帕把那把破旧的算盘擦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双手交给队长,说,以后用不着了,你放起来吧。说完,转身走了。
爷爷走出去很远,一回头,看见队长和村里人站在原处,每人手里攥着他们的纸币,晚风中,那一张张纸币哗啦啦飘动着,像合唱着一首动人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