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返程行囊装满“家乡味道”

2017-02-14 10:35 来源:牡丹晚报


        元宵节已过,多数人的假期随之结束,不少游子再一次背上行囊,挥别家乡父母,来到异乡开始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离别时,最难割舍的是亲情。回家时,匆匆忙忙;离家时,依依不舍。当你离开家的时候,行囊里都装了些什么?昨日,牡丹晚报记者来到菏泽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地探访,和大家一起分享离家行囊里的爱和感动。
“让外地人尝尝咱菏泽的味道”
        2月13日13时许,菏泽火车站进站口旅客排起了长队依次进站。无一例外,每个人手中都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自曹县的魏秉在深圳工作,春节和家人的几天团聚眨眼就过去了,他又要踏上新一年的外出打工之路。在他身边除了行李箱外,还有一个看起来很重的麻袋。魏先生说,这些都是咱们菏泽本地的特产,虽然沉了点,但觉得很值得。
        “感觉假期特别短,一晃而过。这次回去,我带了些家乡的烧饼、小磨香油、烧鸡。”魏秉告诉牡丹晚报记者,他喜欢吃面条时放点香油,南方的香油他吃不惯,还是觉得自己家乡的好。
        随后,牡丹晚报记者在火车站一楼候车大厅遇见了刚刚到达火车站的董先生和他的哥哥。他们中午吃过饭便从东明乘坐客车赶到菏泽城区,准备乘坐k1629次火车到西安。
        “这是第一次去西安,肯定不能空手过去,但具体带什么东西开始有点犯难。”董先生告诉牡丹晚报记者,最后在与家人商量下决定带上东明本地特产——粉肚,让外地人也尝尝咱菏泽的味道。
“满满都是妈妈的爱”
        “从上大学离家开始,我一直在徐州生活,到现在已经13年了。离家越久就越想念妈妈做的各种美食的味道。”2月13日上午,在菏泽市长途汽车站,来自牡丹区马岭岗镇的孙超指着两罐子咸鸭蛋对牡丹晚报记者说,“这里面 ‘满满都是妈妈的爱’,虽然现在咸鸭蛋不是什么稀罕的食品,在大型超市随便都可以买到,可我爱的味道只有妈妈才能做出来。”
        从上大学起,每次从家返回,孙超的行李都被妈妈的美食填满。“那会儿宿舍里4个同学,每个人都会带一些家里的特色小吃,大家坐在一起分享,像腌制类食物能长久存放的,我们都会放在桌子上,谁想吃随便拿。那会儿谁的妈妈手艺好,特别让大家羡慕,而我就是那个总被大家羡慕的人。”孙超说。
        也就是从那时起,孙超有了这种习惯,只要有机会回家,临走时妈妈总会提前做好各种美味装进他的行李箱里。“虽然在外生活了那么多年,现在都已经结婚当了父亲,但每次收拾行李,妈妈总会叮咛我一番。”孙超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刚开始在外地的那几年,他妈妈每次往行李箱里塞东西,他都抱怨太多太沉。现在,随着年龄增长,他越来越懂得其中包含的是妈妈对自己的爱。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论离家多远,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带一些父母做的美食返程。“虽然很多东西在哪儿都能买到,但家里的味道却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在采访中许多人一致这样认为。
“带走爱人的牵挂”
        2月13日14时许,当记者准备离开时,在菏泽火车站前的马路边遇到了蹲下来整理行李的刘波。他说,自己这几年一直在外打工,去过不少城市,和家人聚少离多。为了能多挣些钱,他每年只有春节才回家与家人团聚。
        谈起此次准备带走的家乡特产时,他告诉记者,这次出来带的“特产”便是妻子特意缝制的鞋垫。说完,他从包里掏出一摞鞋垫,上面有的绣着鸳鸯,有的绣着龙凤,图案精美,做工细致。他略有羞涩地说:“我在北京做安全巡视员的工作,每天都要走很多路,自家缝的鞋垫尺寸合适又透气,舒服得很,走再远的路也不累。”
        牡丹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牛肉、咸鸭蛋、烧饼……家乡味道是五花八门、品种丰富。在物流业越来越繁荣、网购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这些看似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买到的东西,因为饱含着亲情和家乡味道,而变得更深情。
牡丹晚报记者 通达

上一篇:减!减!减!节后掀起健身热

下一篇:菏泽被纳入山东半岛城市群

无线菏泽

菏泽报业传媒有限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