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谁在你心上刻下了魔咒

2017-03-29 10:47 来源:牡丹晚报

    多年以来,我们听惯了同学晓欣的抱怨。总结下来,就是各种钱不够用,家人各种可恨……数十年如一日,如同被魔鬼施了咒,开口闭口都是怨恨。
    晓欣的父母几乎天天吵架打架,厉害时动刀动棍。她小时候恨父亲,因为母亲常被打得遍体鳞伤。长大后发现母亲更可恶,凶悍跋扈,待人刻薄寡恩,常拿女儿撒气,骂她的话极为恶毒。最让她多年以来难以消除愤恨的是当年住校,别人可以每天打菜吃,时常有家长来看望,有多余的衣服换洗,甚至还能买零食,而她除了每周回家带的一罐咸菜,什么都没有。而这读书还是她抗争得来的。父母希望晓欣回家干活,让她的双胞胎弟弟晓福读书。晓欣学习刻苦,考上县城最好的高中,而晓福初中差点毕不了业。父母捧着钱求晓福复读,却不肯让晓欣读高中。晓欣绝食抗议几天,才换得继续读书的机会。每次她说这事,切齿之恨。
    不过,当晓欣考上了师范学院后,父母对晓欣的态度好多了。国家给师范生的补助比较多,晓欣从中省一些钱,周末回家的时候,给弟弟买两双白棉袜,给母亲买把梳子,给父亲买把牙刷,全家人倒也开心。晓欣毕业那年,父母让晓欣相亲,对方是城里人,工人。父母的考虑是,将来晓欣的公婆有退休金,负担轻,而且,男方答应给一万元的彩礼钱,刚好可以作晓福将来的彩礼钱。
    晓欣婚后,父母不断来“借”钱,给晓福盖房,给晓福娶亲,晓福媳妇生小孩,小孩的医药费……晓欣的钱总是不够用,羞涩地向公婆借钱,却遭到拒绝,理由是要给小姑子攒嫁妆。自尊心极强的晓欣一气之下带着老公搬离婆家,然后疯狂兼职。她认为,所有人都不可靠,只有靠自己。后来有了女儿,公婆帮忙带孩子,娘家的经济也缓和多了,晓欣应该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可是新问题又出来了,晓欣母亲的暴躁脾气注定与儿媳很难相处,晓欣只好两头“收买”,塞点钱给母亲,再偷偷给弟媳妇买点礼物,哄她们高兴。而小姑子一家三口时常回娘家吃住,说好听点是陪父母,说白了就是啃老,这让晓欣极不舒服。有一次让她觉得机会合适,终于大吵一架把小姑子彻底撵走了。但因为小姑子不是主动离开娘家的,晓欣还是觉得她不要脸贪图娘家便宜,说起小姑子简直要吃了她才甘心。
    弟弟和小姑子都有车,晓欣没车。晓欣掰指头算着,给晓福盖房子的钱,他生孩子的钱,给弟媳妇买小礼品的钱,给母亲的零花钱,公婆贴给小姑子的钱,都是自己的啊,加上多年的利息,什么好车都够买了。其实晓欣工资不低,还有培训班兼职收入,老公工资也是交给她的,女儿费用是公婆负担的,按说经济很宽裕了。但她不买车,有钱就买保险买理财,让钱生钱。遇到刮风下雨时她又是满肚子委屈,自己这是为谁啊?
    时间越久,晓欣的负面情绪越是疯长。身边的人收入高过得好事业成功等等她都难受。她觉得那些人明明不如她聪明努力,凭什么比她好?说话便要压人家一头,才觉好受。同时她又敏感,担心人家瞧不起她。有一次同学聚会闲聊,有个同学有所感触说,越是抠抠唆唆的人越困窘,越抱怨算计就越寒酸,即使口袋有钱,也跳不出穷鬼的怪圈,我见过好多这样的人。晓欣疑心那位同学在含沙射影自己,心里不高兴,于是四处说这位同学不好,怨念频出,显得面目可憎,终使同学朋友都远去。
    晓欣幼小时没有得到应有的照应着实令人同情。但成年后的人情种种,既然爱着家人,又何必在施爱的同时把恨植进去呢?像是被下了魔咒,永远陷在怨恨的泥淖里走不出。魔咒不管多深,都得想办法打开,否则只能困死自己。如果还爱,何不放下怨念,拥抱亲情呢?
 

上一篇:在时间的淘洗下

下一篇:升迁记

无线菏泽

菏泽报业传媒有限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