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天之道”与“人之道”的本质区别

2017-04-14 11:02 来源:牡丹晚报

【经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y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浅释】
    本章论“天之道”与“人之道”的本质区别。
    “张弓”,为松弛的弓安装弦,使其变为具有弹性张力,能够用来射箭的状态。
    老子说,“天之道”,大概就像为弓安弦一样吧!弓在卸弦松弛时,弣(fǔ,弓把部位)高而有余,弰(shāo,两端系弦处)下而不足;安弦绷紧时,则抑高举下,损弣有余之力,以补弰之不足,如此调整均衡后,才有射箭之用。
    天之道,损大道本体无穷无尽的零态场能 (真元壹气)之有余,而补万物生生化化所需能量之不足,令万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人之道,与天道相反,在上位者损百姓之不足、优势群体损弱势群体之不足,以奉一己之有余,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西方学者称之为“马太效应”)越来越严重。
    试问谁能遵循天道,将自身花不完的钱、吃不完的粮、穿不完的衣、用不完的物……乃至于一切富富有余的资源拿出来,奉献给全天下的不足者呢?答案是:只有修身修心修德正身悟道之人!
    有道者,乃奉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圣人,甘愿 “以身为天下”(第十三章),何况一切身外之物呢?
    圣人已达“玄同”境界,随时通融零态场能,所做的一切奉献付出,皆是了无挂碍、无功可居、不自我表现的“玄德”,又曰“零德”。
    【附录: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 “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两极分化现象。该理论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 (Robert K.Merton)于1968年提出,名字来源于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该理论认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用以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
 

上一篇:火车就在身后

下一篇:你怎样,世界就怎样

无线菏泽

菏泽报业传媒有限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