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芍药接力牡丹,添彩魅力花城

2017-04-28 10:19 来源:牡丹晚报


菏泽日报新媒体消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芍药游“无缝对接”牡丹游
        芍药花开情意浓,灼灼芳华待君赏。
        4月27日,曹州牡丹园内,姹紫嫣红的芍药正在迎风怒放,形成一片美丽的花海,几只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紫凤羽、朱砂判、丹凤、天山红星、高杆红、迎山红、金簪刺玉等50余个芍药品种已经开放,花大色艳,在微风中拥抱着明媚的春光。经过科技人员多方探索,曹州牡丹园今年实现了芍药游“无缝对接”牡丹游,花王、海黄等晚花牡丹与盛开的芍药争奇斗艳。
        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时节赏芍药。从传统来看,牡丹与芍药的花期相对独立,有时候会形成数天的“断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赏花体验。如何“无缝对接”牡丹和芍药的花期,是一个并不容易给出答案的命题。2014年牡丹花期过后,曹州牡丹园管理处主任马涛和园内多名技术人员研究决定,从当年开始在对接牡丹和芍药的花期上下功夫。
        曹州牡丹园高级农艺师刘爱青介绍,2014年冬天,他们给一块芍药田搭建了阳光增温棚,次年提前芍药花期的效果不错,但搭建阳光增温棚并不适合在景区大面积推广。2015年冬天,技术人员给实验地块的芍药覆盖了地膜,到了次年花期明显提前。通过经验积累,曹州牡丹园在2016年冬天对园内芍药都进行了地膜覆盖,由此促成今年花期芍药游“无缝对接”牡丹游的景观。对以牡丹观赏为主题的曹州牡丹园来说,牡丹、芍药的生产技术管理关乎整个景区的正常运行,技术人员已经将其作为课题来研究,并且吸引了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人员前来开展科学研究。“牡丹、芍药是曹州牡丹园的根,我们抓住源头管理不放松,园区发展会越来越好。”对于曹州牡丹园未来的发展,马涛坚定地说。
        据了解,作为我市芍药主观赏区的曹州牡丹园景区,芍药种植面积达200余亩,包括红、白、粉、黄、绿、紫、黑、蓝、复等九大色系,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金蕊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千层台图型、楼子台图型等十一大花型。另外,中国牡丹园、曹州百花园、古今园等景区也有不同规模的种植。据曹州牡丹园有关负责人王汝昌介绍,芍药的花期比牡丹要长七至八天,早、中、晚花品种总体开放时间在一个多月,“五一”小长假将进入盛花期。
多情芍药盼客来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欲狂。”每当在心底默念这句诗,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都不由得为古人的智慧而感叹,短短14个字写尽了居民倾城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水泄不通……用其中任何一个词汇来形容牡丹盛花期的曹州牡丹园,估计都没人提出异议。进入 “后牡丹节”时期,曹州牡丹园内已经不复有4月中旬“倾城欲狂”的赏花盛景。
        花型相似、花色接近的木本牡丹荣登“花王”之位,草本的芍药列位“花相”。照一般逻辑推理,芍药渐入盛花期,即使难以达到“倾城欲狂”的赏花高峰,也应该八九不离十,毕竟“王”和“相”并没有云泥之别。然而事实是,目前曹州牡丹园每天接待游客人数在两万人次左右,而今年牡丹赏花高峰期该园日接待人次近11万。
        芍药是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花卉之一,古代男女交往常以芍药互赠。《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芍药栽培历史悠久,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故名“娇客”;她花开春末,犹如春天最后一杯美酒,故名“梦尾春”,那么为什么乏人问津呢?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常与牡丹伴,谦谦不争王。”提到芍药,不少人会想到这句诗。宋朝词人姜夔曾经在《扬州慢》里发出“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感慨。在这里,红药即指红色的芍药。诸如此类的诗句,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从历史上来说,芍药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都与牡丹有一定的差距。
        “知名度和认可度都需要提高。”王汝昌说,菏泽发展芍药赏花游时间较短,难以与已经有20余年历史的牡丹旅游节相提并论。“作为菏泽人,我这是第一次前来看芍药,没想到这么漂亮。”一名在曹州牡丹园观赏芍药的游客说。事实上,芍药赏花游在菏泽本地人中的知名度不高。了解芍药赏花游、知道菏泽芍药栽培面积的人屈指可数。
芍药赏花游,期待再添一把火
        多情芍药“含春泪”,这是所有菏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景象。
        在公开资料中,我们了解到,菏泽从明代开始芍药、牡丹栽培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牡丹芍药栽培中心。民国初期,菏泽芍药品种已发展到400余种,目前菏泽芍药栽培面积达到10000余亩。采访中,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发现,前来赏花的外地游客中,获得菏泽芍药信息的途径多为亲友口口相传,很少是通过大众媒介获得的。菏泽市旅行社协会会长侯宪会认为,目前菏泽芍药游的知名度不太高,下一步需要大力宣传,努力培育旅游市场。其次,需大力挖掘芍药赏花游的亮点和特点,在芍药游和牡丹游的差异性上下工夫。作为一名自1992年便开始从事牡丹、芍药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人员,王汝昌认同扩大芍药游知名度的建议,他说事实上曹州牡丹园今年已经加大了对芍药游的宣传力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国内举办知名芍药节的城市有江苏省仪征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两地的做法或许值得菏泽借鉴。截至2016年,仪征市连续九年举办中国芍药节,中国芍药节已成为仪征人民共享的重要节日、游客喜爱的旅游盛会、仪征的一张响亮名片。经过多年实践,近年来仪征的芍药节更加注重群众和游客参与,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中国芍药节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城市开放度、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年来,和林格尔县努力引进芍药新品种、扩大芍药种植面积,弘扬芍药文化,延长芍药产业链,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芍药之都”,也取得了不小的知名度。芍药节已经写进和林格尔县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当地政府对芍药节的重视程度。
        多情芍药待君看,浓淡晓妆新意态。芍药赏花游,期待火起来。
 

上一篇:刘茂兵:11年走30多万公里邮路

下一篇:菏泽四大4A景区三天待客25万

无线菏泽

菏泽报业传媒有限公司

TOP